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档案汇集
湖南省档案局 hnsdaj.hunan.gov.cn
时间:2015-12-28
【字体: 大 中 小】
(一)机构概况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西苏维埃区域),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由周逸群、贺龙、万涛、段德昌等为代表的湘鄂西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的领导下,带领湘鄂西地区广大军民,通过武装斗争创建起来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几块较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湘鄂西苏维埃区域以湖北省的洪湖为中心,包括湘、鄂两省西部交界地区,由几块大小不等的根据地组成,即:洪湖根据地―― 以当时沔阳、监利为中心,包括湖北省的江陵、石首、潜江、公安、天门、京山、汉川、汉阳、荆门,湖南省的华容、南县、安乡等县的大部或一部分地区;湘鄂边根据地――以鹤峰、桑植为中心,包括湖北省的五峰、长阳、松滋、恩施、建始、宣恩,湖南省的大庸、慈利、石门等县的大部或一部分地区;巴兴归根据地――以巴东北区为中心,包括兴山、秭归县部分地区;鄂西北根据地――以武当山为中心,包括房县、均县、保康等县的部分地区;鄂北根据地――包括襄阳、枣阳、宜城和钟祥的大部或一部分地区;洞庭湖特区――包括华容、南县、安乡、常德、汉寿、岳阳、湘阴、益阳、沅江等县部分地区。此外,还在湘、鄂、川、黔边界地区建立过游击区域,后来还建立了黔东根据地。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自1921年秋至1928年春湘鄂西地区一系列武装起义开始,至1934年秋根据地丧失后,余部红三军与西征入黔的红六军团于1934年10月在印江木黄会师,共同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止,坚持革命斗争达7年之久,为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现将湘鄂西苏区内党政军群等主要组织机构简介如下:
中共湘西北特委1928年1月中旬在汉口成立,书记周逸群,委员贺龙等。同年5月特委在斗争中遭受重大损失后并入中共湘西特委。 中共鄂西特委1928年5月,原鄂西特委机关遭破坏,周逸群即组织临时特委,机关从沙市迁至宜昌。同年7月,鄂西特委在宜昌正式成立,周逸群、万涛任正副书记。
中共湘鄂西特委1930年9月,鄂西特委与红二军团前委在监利县城召开联席会议,将鄂西特委改组为湘鄂西特委,书记邓中夏(周逸群代理)。
中共湘鄂边特委1931年5月,唐赤英根据湘鄂西中央分局指示,在五里坪改组原湘鄂边分特委为湘鄂边特委,书记周小康。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1931年3月,中共中央派夏曦到洪湖根据地组成湘鄂西分局,书记夏曦。从此,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湘鄂西根据地得到贯彻,几次扩大的“肃反”运动,严重地削弱了革命力量,从而导致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丧失了苏区。
中共湘鄂西省委1931年6月,中共湘鄂西临时省委成立,书记崔琪。1932年1月,湘鄂西省委成立,书记杨光华。辖苏区范围内的特委和县委。
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1930年10月,湘鄂西联县政府在监利成立,周逸群任主席。1932年12月,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在洪湖苏区成立,崔琪任主席。省苏的建立,标志着湘鄂西省苏维埃政权发展到最高阶段,苏区达到顶盛时期。
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1928年7月,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成立,贺龙为书记。随后前委将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同年12月,湘西前委受湘西、鄂西特委委托,负责领导湘鄂边地方党组织的工作,更名为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贺龙。
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1930年2月,洪湖根据地的红军部队升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军长孙德清(后为祁继勋),政委周逸群。1930年7月,贺龙率红四军到洪湖,与红六军在公安会师,组成红军第二军团,贺龙为总指挥,周逸群为政委。红四军同时改为红二军。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军长贺龙。 1931年6月,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由夏曦、贺龙、万涛组成主席团,主席夏曦。领导苏区的工农武装。
共青团(少共)湘鄂西省委 1931年6月成立,书记先后为温荣清、周美童。1932年10月,因“肃反”扩大化,周美童被捕,少共省委停止活动。
湘鄂西省总工会1931年3月成立湘鄂西特区总工会。1932 年2月,正式成立湘鄂西省总工会,后因苏区“肃反”扩大化,省总工会于1932年10月解体。
(二)档案情况及其内容
馆藏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档案,大多是在五六十年代几次大的征集工作中收集到的,主要由档案原件及原件复印件、原件照片等组成,暂编有2―1号、2―2号、2―5号、2―5/7号等档号,档案起止时间为1927~1934年,检索工具有文件目录等。另外,1985 年中央档案馆及湖北、湖南省档案馆合编了《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这是目前国内有关该苏区最为完整与系统的档案史料汇编。
档案主要内容:
1.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 有中央分局给中央的各种综合性报告,历次会议通过的各种决议案,给上下级机关的各种信函、电报,夏曦、徐锡根、唐赤英、宋盘铭等领导人在苏区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材料。这些文件材料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湘鄂西苏区的政治运动、军事斗争、政权建设及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主要有湘鄂西苏区概况;苏区党、政、军、群团组织建设及干部任免;苏区经济建设及宣传、教育、文化、卫生等工作;苏区工人运动、妇女运动、青年工作情况;苏区执行王明路线,搞“肃反”扩大化,错误批判万涛、段德昌等领导人,改组红军和地方党组织,给苏区带来严重损失的情况;苏区第一次至第四次反“围剿”的斗争及根据地的丧失;中央分局给湘鄂赣省委、鄂豫边省委、鄂豫皖中央分局的信函;创建与恢复湘鄂边苏区及建立黔东苏区,湘鄂川边游击武装情况等材料。另外,还保存有湘鄂西苏区形势图、红三军由洪湖出发转战河南、陕西、四川边境到达湘鄂边的标示图。
2.中共湘鄂西省委 有省委中央的各种综合报告,给上下级机关的各种信函、电文,历次会议的决议案等材料。这些文件材料反映了省委及所属党委的组织情况;苏区秘密交通问题;邓中夏关于红三军的斗争情况;红三军回洪湖苏区的经过;万涛关于九师行动的报告;省委历次代表会议的情况及通过的农民、土地、经济、工运、妇运等决议案。对邓中夏的批判与处分;省委扩大会议代表反对夏曦错误领导的情况;进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领导灾民战胜洪灾等情况;对各特委、县委及特区委的指示等内容。
3.苏维埃政府 有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给天门、江陵、华容、监利等县苏维埃政府的指示信;湘鄂西省工农兵第三次代表大会形成的文件、决议;《湘鄂西苏维埃》三日报,其中载有周逸群等发表的重要文章。
4.军事机构 有贺龙写于1927年的《湘鄂西暴动计划》;湘鄂西前委关于建始、鹤峰暴动经过及湘鄂边游击战争情形、党务工作、群众运动、红军发展情形给中央的报告;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改造红三军、发展与扩大苏区武装、反“围剿”斗争等有 关军事方面的文件材料。
5.特委机关 有鄂西特委给中央的各种综合报告;周逸群、陈次庵、张先梅、曹壮父、万涛等关于鄂西情况给中央的报告与信件;鄂西特委的各种通告、通知及决议案。这些文件主要反映了鄂西特委遭破坏及重建;特委与湖北省委及湘西特委的关系;特委组织情形;鄂西地区秋收暴动、军事斗争、城市工作、土地革命、兵运工作、游击战争等情形;特委所属各县党的组织及政权建设;红六军的组建及红二军团的产生;反“围剿”斗争等内容。湘鄂边特委有关特委组织情形等文件材料。宜昌特委有关组织、军事、游击队的建设,秘密交通问题、反“围剿”斗争等方面的文件材料。湘鄂西特委给中央的各种综合报告及信函,这些文件主要反映了特委第一次紧急会议关于苏维埃、土地问题、政治任务、经济政策等决议案;特委及湘鄂西前委组织问题;扩大湘鄂西苏区及反“围剿”斗争;红二军团军事行动;苏区“反水”问题;鄂西交通问题;苏区兵工厂建设等内容。
6.群众团体 有少共湘鄂西特委与省委给团中央的综合报告与信函;少共湘鄂西省委关于组织、宣传、文化及青年、儿童工作等文件;关于反富农斗争及建立少年模范营的信。湘鄂西省总工会给全总的综合报告;省总工会历次会议通过的各种斗争纲领、决议案。湘鄂西苏区生产协作社组织章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