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查档服务 > 全宗介绍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5-12-28 湖南省档案局 sdaj.hunan.gov.cn 字体:     分享:
(一)机构概况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委),是湖南省党的最高领导机关。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湖南解放在即,为了开辟湖南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中共湖南省委于同年3月在天津组成,黄克诚任书记。5月,省委在河南开封正式建立领导机关,积极筹备入湘的接管建政工作。8月5日,湖南宣告和平解放。8月11日,随军南下的省委进驻长沙。8月2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在湘长期坚持地下斗争的中共湖南省工委与南下省委合并,组建新的中共湖南省委员会。 省委历年机构设置及其变更情况: 1949年8月,省委内设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统战委员会(195年10月,改为统战工作委员会,对外称统一战线工作部)、社会部(1950年撤销)。 1950年6月24日,成立湖南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1951年7月,成立省委城市工作部(也称城市企业部,1954年改为省委工业部)。9月,成立省委办公厅,同时撤销秘书处。 1953年4月,成立省委农村工作部。省委直属机关党委和省政府直属机关党委合并为省直属机关委员会。 1955年10月,成立湖南省监察委员会,取代省委纪检会(1956年10月,改称省委监察委员会)。 同年,还成立了省编制委员会。 1956年3月,成立省委交通运输工作部、省委文化教育工作部、省委财政贸易工作部。4月,成立省委政法工作部(1957年元月撤销) 1958年,省委工业部及省委交通运输工作部分别改为省委工业工作部及省委交通工作部,并成立省委工业办公室。2月,省委文化教育工作部并入宣传部。 1959年3月,成立省委政法办公室。4月,成立湖南省经济建设委员会。9月,省委政策研究室被单列为省委工作部门。 1960年9月,省委财政贸易工作部与省人委财粮贸办公室合并为省委财政贸易办公室。省委工业部和省委交通工作部并入省委工作办公室。省委农村工作部并入省委农村办公室。 1961年4月,成立省委军事工业工作部。12月,恢复省委工业工作部、省委农村工作部(1965年7月改为省委农村政治部)。 1962年8月,省委工业、财政贸易、政法办公室改属省人委。省委新设财政贸易工作部。省委军事工业工作部与省委工业交通工作部合署办公,对内称军工处。 1964年5月,省委工业交通工作部、省委财政贸易工作部分别改为省委工业交通政治部、省委财政贸易政治部。8月,省委设国防工业办公室,同时撤销省委军事工业工作部。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省委机关瘫痪。 1970年4月5日,成立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12 月13日,成立中共湖南省第三届委员会。省委成立后,工作机构仍与省革委会合并一起,一套班子。省委的日常工作由省革委会政治工作组党委办公室负责。 1973年4月29日,省委决定撤销省革命委员会办事组,设立省委办公厅。省委办公厅同时又是省革命委员会办公厅;撤销省革委会政治工作组,设立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革委会办事组统战组改为省委统一战线工作组(1977年10月,改为省委统战部)。 1975年8月6日,成立省直属机关党委。 1977年11月10日,成立湖南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 1978年4月20日,成立省委政策研究室。另外,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省委为加强对运动的领导,还成立了一些临时性的专门领导机构。如三反办公室、肃反五人小组、对资改造领导小组、“两案”审理领导小组等。湖南省委的主要领导变动情况: 1949年8月~1956年6月,先后由黄克诚、金明、周小舟任书记。 1956年7月~1979年12月,先后任中共湖南省第一、二、三、四届委员会第一书记的为周小舟、张平化、王延春(代理第一书记)、华国锋、毛致用。中共湖南省委的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中央的决议,定期向中央报告工作;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制订有关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规划,布署全省的工作;对全省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实行统一领导;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领导全省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二)档案情况及其内容 馆藏 141号全宗1、2、5、 10号目录及 241号全宗 1号目录档案共计4347卷,档案起止时间为1949~1979年。档案按年度――问题分类方法组卷。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没有设立独立的全宗,其机构运转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大部分已纳入该全宗内。检索工具有全宗说明、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专题目录等。重要档案提示:有省委历次党代会的文件;湖南和平解放、南下省委与地下党会师、接管建政、湘南湘西剿匪的材料;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陶铸、华国锋、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湖南视察和有关湖南工作的指示;反右派、大跃进、社教(四清)、“文革”等政治运动的材料;国民经济发展纲要;京广复线,长沙和株洲铁路枢纽,长沙湘江大桥,欧阳海灌区,韶山灌区,洞庭湖堤垸修复等工程建设的材料;发掘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材料等。 档案主要内容: 1.综合 有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彭真、陶铸、叶剑英、李先念、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章、讲话和对湖南工作的指示;刘少奇在湖南关于社会主义教育、两种劳动制度、两种学校制 度的讲话及在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的座谈会记录,在湘接见 南非等外宾的谈话记录;彭德怀在湘潭乌石公社的调查提纲;陶铸在湖南邀请各民主党派、地市负责人和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的材料;中共中央、中南局有关会议及有关湖南工作的文件;历届党代会、省委全会、常委会、书记处会及其他有关会议的材料;出席中央和全国有关重要会议的代表名单;城市工作、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等工作的调查报告;省委历年工作计划、总结、大事记、综合报告及省委领导给中央、中南局的汇报等材料;省委关于工会、青年团、妇女、秘书、档案、机要保密、信访、抗美援朝等项工作的文件材料。 2.接管建政 有南下省委与湖南地下党会师,成立军管会,整顿巩固地下党的材料;南下省委进入湖南初期工作的部署,争取程 潜、陈明仁和平起义的情况汇报;建立支前组织,迎送二野部队过境和各地市接管、征粮、剿匪、反霸工作的材料;南岳管理建设及寺庙、房屋。田产调查统计等材料;国民党各县党部、官僚资产调查统计表等材料。 3.机构人事 有党的思想、组织建设,整党整风,登记党员和全省党组织状况统计等材料;省委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各部门、 省直各单位、专县市区各级机关党政群系统编制等文件;干部任免、管理、培训、调整、审查,干部精简、清理、下放,处分干部及甄别平反、落实政策等方面的材料;工资福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工作的材料。 4.政治运动。有剿匪镇反,征(借)粮,减租工作的文件;对湘南湘西土匪,湖南军统、中统、白(崇禧)特三系匪特的情况调查,剿匪工作总结等材料;大跃进运动中的工农业生产计划,全民办钢铁的材料.;反右倾运动的部署、总结,错误批判周小舟及“揭发”彭德怀、黄克诚等的材料;胡耀邦在浏阳、醴陵等地考察“四清”的讲话及“四清”工作的文件;土改、民主改革、农业合作社运动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反、五反、整风反右、人民公社化、 “文革”、批林整风、揭批“四人帮”等政治运动的文件材料;历次运动情况的统计、会议记录、大字报汇集、情况简报等材料。 5.文教体卫 有发掘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王村(永顺县)古墓的材料;胡耀邦对作家康濯反映湖南文艺界存在的问题的批示;纪念毛泽东畅游长江六周年活动的材料,开展向雷锋、焦裕禄及模范公社党委书记学习,征集烈士史料,发展文化艺术,建立农村广播网,加强报刊和图书工作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学校、扫盲工作及各学校教育统计的材料;防治血吸虫,计划生育,组织赴藏医疗队的文件;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纲要;出席全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等方面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的文件材料。 6.公检法 有建立治安保卫组织,加强防空工作,建立与健全各级监察委员会,取缔反动会道门的文件;处理“四人帮”骨干分子及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的材料;历次运动定案处理的政策规定;各种案件的统计材料。 7.统战 有统战、侨务、宗教等工作会议的材料;落实党对资产阶级工商业者政策及财产继承权问题的文件;关于了解省人民代表中各类民主人士政治情况和基层组织状况,恢复县(市)政协组织等的文件;批准湘西“土家”为一个单一民族及其有关民族问题的材料;恢复宗教工作机构,处理天主教、基督教房产及安置归侨的文件;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等国代表团访问湖南的情况及来往书信;对台工作,接待外宾工作的材料。 8.民政 有全省行政区划,恢复革命纪念地旧址,修建湖南烈士纪念塔的材料;关于土地革命时期红军烈军工属及残废军人的待遇,慰问和接待志愿军,拥军优属等的文件;中央关于照顾杨开慧烈士之母生活给省委的批示;安置退伍、转业军人及支边建设移民等工作的文件;抗灾救灾,扶贫优抚,劳动工资,劳保福利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9.计划经济 有国民经济计划及调整国民经济若干问题的纪要;经济协作,城市规划,山区湖区建设等材料;粮食征购和煤、铁、钢、木材生产的材料;物资清理、配套、交流、收购、调拨、供应、管理及物价等工作的材料;市场管理,发展城乡工商经济等文件;历年统计年报表。 10.财贸金融 有财政预决算制度、收支总概算书和预决算书,税收工作,银行信贷及恢复建设银行,整顿和健全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加强商业网管理,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农村商业体制,基层供销社人员编制等文件;粮油棉烤烟收购和粮棉商品基地建设,芝麻、黄麻、茶叶、植棉等土特产品生产、收购、贸易情况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11.农林牧渔 有中央考察团、省委调查组关于湖南农村工作的调查材料;省委选送给毛泽东关于农业方面的三篇典型材料;华国锋主持制定的关于月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意见(即“二十条”),毛泽东亲自批示的有关发展社队企业的材料;农业机械化规划,全省农业生产、山区和丘陵区生产等规划纲要;湖区各县基本情况统计表;君山农场和林区建设,木材、油茶、楠竹生产与运销情况,特用经济林资源清查,出口瓷、纸张生产等方面的材料;全省农业先进、劳模会议的文件材料。 12.农田水利 有农林水系统调整组织机构的文件;湖南水利工作纲要,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欧阳海、韶山等14个大中型水利工程材料;谭震林视察湖区和韶山灌区工程的指示;洞庭湖情况的报告,修整大通湖及荆江分洪等工程,小水电建设,水库移民,山洪水灾及防洪抢险等方面的材料;山区、湖区、丘陵区兴修水利及开发利用天然气工作的文件。 13.工交基建 有全省工业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十年建成工业省的计划;开发和综合利用石煤资源,地方开采有色金属矿藏,煤炭、水泥、炸药生产,轻化工生产,建立钢铁基地,湖南土锅炉、土蒸汽机、土卷扬机试制,工矿企业、手工业、私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材料;中央冶金部在湘潭召开钢丝网水泥薄壳结构现场会的文件材料;岳阳、衡阳、株洲等地工业区的规划图;有关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兴建京广复线、长沙枢纽、株洲枢纽等铁路,修建大托铺机场、长沙湘江大桥、长沙八一路跨线桥、益阳资江大桥、长沙火车新站等工程的文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