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馆业务 > 档案学会 > 学术论文

新时代档案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30 湖南省档案局 sdaj.hunan.gov.cn 字体:     分享:
作者姓名:张芝慧
作者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档案的寄存、归纳管理对于社会运行的各个行业领域都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意义。在21 世纪新时代信息化、智能化、共享化、数据化的发展需求之下,档案资源开发与管理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通过论述档案管理中存在资源开发力度小、实际利用效用低下、人工耗能过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实现新时代发展需求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十九大会议的精神内容,始终围绕“学懂、弄通、做实”三个方面的内容,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

  作价值,从“建立线上档案信息挖掘分析平台、多渠道引进各个行业项目、加强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实施健全管理制度”等对策针对性解决其存在的管理问题。

  关键词档案资源;开发管理;数据智能;效用

  档案资源整合的内涵,不仅是指对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全部档案的管理要做到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更重要的是要按照我国档案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通过对各级各部门档案机构的归并及合理分工和档案资源的整理与组合,使档案机构和档案资源结构合理、配置优化,为各级国家档案馆提升服务功能、形成服务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国家档案馆服务功能的要求。因此,档案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必须根据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与时俱进地进行管理制度、理念、意识、实践上的相应改造,以此来提升其对于行业发展和服务社会的根本性价值。 

  一、档案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

  (一)档案资源整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档案馆作为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不仅具备收集、保管、利用档案这三项基本功能,而且还具备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维护历史真实面貌、资政襄政、繁荣科研、发展经济、宣传教育等社会功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国家档案馆积极改革档案管理模式,强化档案收集、保管、利用三大基本功能,拓展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尤其是把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作为档案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这是档案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更是档案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 

  (二)档案资源整合是新形势下贯彻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的需要

  集中统一管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新形势下提升档案工作水平,更好地利用档案资源为社会服务的根本保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是与档案馆服务对象主要为各级领导和党政机关相适应的,是为了方便各级领导和党政机关的运用;各个部门和单位形成的档案资料分散在档案形成部门,也主要是为本单位领导和本单位工作服务的。新时期各级国家档案馆对行政区域内的档案资源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是要求通过对国家档案资源归属与流向的调整,档案机构的归并等措施,进一步理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有关部门在专业档案工作中的关系,建立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各有关部门配合的国家档案监管体制,变专业档案的多头管理、分散保管为国家综合档案馆集中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国家档案资源和发挥其作用。

  (三)档案资源整合是提升档案实力,服务社会的需要

  作为人类社会活动历史的伴生物,档案记录信息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后续过程中的流动性、整合性、有用性与可开发性和目标导向性等,决定了档案自身蕴藏的极大价值能够在不同时空范围广泛充分地发挥作用。尽管档案自身蕴藏着极大的潜在价值,但是这种潜在的价值,必须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对档案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进一步的开发加工,才能使其具有现实的可利用价值。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级国家档案馆能够适应形势的变化,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内容和更高质量的服务水准。要做到这一点,各级国家档案馆必须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二、档案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开发力度小

  即使在21 世纪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福利的照拂之下,各个行业的发展逐渐出现效益、效用方面的大幅上升,成本、耗能上的相应降低,但是档案资源开发与管理作为时代敏锐性较弱的行业,发展相对落后。档案的记录内容一般为过去事项和现在进行事项,由于其特殊属性导致人们和社会部门普遍性认为其存在的实际价值相对较低,因此,对这一行业的重视程度较小。当档案资源重新被归纳整合,其整理的依据一般都为行业属性和再造用途。行业、社会部门、个人对于档案的需求普遍都体现为查询、人事变动等方面。而对于档案所属内容的数据信息存在开发能力低下的现实问题。档案信息的渠道引进引出、各个行业产业结合度、数据信息价值等内容都因资源开发力度小而受到相应的瓶颈发展。 

  (二)实际利用效用低下

  档案资源在开发管理过程中存在实际利用效用低下的问题。当档案管理工作被进一步规范落实,其在行业领域中所产生的切实性效益并没有得到有效彰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是社会整体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因此档案资源的真实价值一旦脱离行业发展、经济效益其存在的效用根本不得而知。而在21 世纪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其充当的主要角色为行业历史信息的储存库,主要的功能只停留在存放信息、查询相关内容的层面,对于行业项目引进、开发、落实并没有明显的助力作用。导致各个行业在档案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并没有产生实际的利用效用,难以利用资源存在的历史信息对行业发展进行预测分析,实现其开发项目的再拓、市场需求的判断、发展前景的预见以及产品的针对性生产销售。 

  (三)人工耗能过大

  档案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人工耗能的问题相对明显。这一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档案资源本身复杂、庞大、繁琐的属性有关,在整理过程中会牵涉到核对内容正确性、信息类目填写的全面性、规整和存放的有序性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大部分的行业企业中的档案部门即使有利用到互联网信息的存储优势,大部分利用的也只是电子文件的记录存储功能,后续归纳、分类、整理、审核、复核依旧需要人工进行作用发挥,人员在这一过程中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并且还未必能够充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而档案资源管理在人力工作的前提之下,任何工作疏漏一经查处,极有可能要进行整体程序的全部返工、修整。这不仅会导致人员的工作疲惫感增加,甚至会进一步增加整体管理过程中其余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工耗能这一问题势必要及时有效的解决。 

  (四)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整体档案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步骤和程序中,规整有效时间、类别、内容、人员配置、采用形式等都制度内容都没有相对明确的规定标准。而时间、内容、人员、形式的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管理效率的高低,不论各个行业、企业的档案资源管理都必须加强对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各个流程步骤的相应实施,进一步将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仅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还体现在档案的保存、寄送、合作企业的基本要求设置等各个方面。其细化的各个制度内容实质上都对档案资源的开发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作用。但是目前不论是证券金融行业、高校学术界、医疗卫生、航天航空、工程建筑等各个行业类目在此方面都做得不甚健全,档案类目的规整和资源管理的内容对于企业实现价值再延展具有极强的作用,因此,这一内容应该进一步受到全体行业的关注。 

  三、档案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线上档案信息挖掘分析平台

  以线上建立、线下跟进为主线对各个行业类别的档案库进行相应的设置,首先能够有效加强线上线下的联动性,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各个步骤的有序梳理和进行。其次线上信息平台可以沿用21 世纪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对档案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分析,多维度增强档案资源的应用性,提升档案信息的现实作用。该对策需要以强有力的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在此基础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目前行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档案信息的切实性需求,针对其行业需求加大地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对信息进行对应的匹配,增强档案信息的可利用程度。 

  (二)多渠道引进各个行业项目

  行业企业的档案部门必须对存在档案信息需求的对接企业进行相应的项目引进,引进渠道不能仅限于企业人员对实体市场的外拓和相关项目的洽谈,应该主动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性,同时在线上为问询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多方位地加强档案资源的实践性,实现线上线下的双拓宽。例如在全国各地人才市场档案除却对当地高校的毕业生出口对接,还可以加强对毕业生档案的专业化线上管理,进而为咨询企业推荐相应专业对口人才,实现行业多渠道地外拓和开发。而不论是任何渠道的开发,档案管理这一工作的细致性要求都不可忽略。例如上述人才市场对档案的管理规置在为所属企业推荐专业性人才的过程中就必须对各个学院以及专业人才的质量、素质进行相应的分类。这就需要根据归档管理人员在整理归档的过程中对毕业生的档案进行细致性的甄别。 

  (三)加强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

  各个企业、行业、领域必须针对新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引进档案线上管理系统,加强档案资源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目前就已存在线上设置功能相对全面的档案管理系统,例如多可文档管理、紫光档案、九州档案等线上功能的开发利用程度都相对较大,因此,企业部门应该根据自身的档案管理需求积极引进相关的档案管理系统,加强对档案资源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通过引进相关的系统,查询相关的档案资料会相对简化快捷,能够带给企业和相关单位一定程度上的效益和效率产生,为整体档案工作的管理行进提供智能化保障,并且加强了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代发展的联系性。 

  (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进行健全的管理制度,这一对策不仅涉及档案审核周期、审核人员、审核内容的设置,还包含相应的信息保密工作,加强落实审核人员的主体责任制,提升其保密意识,端正全员工作管理的专业态度。当然,档案管理制度的涉及层面远不止以上相关内容,还包括各个步骤流程的相应工作细则都必须做出有效的规定和实施。

  结语

  新时代档案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势必要与时代的发展需求联系在一起,并且要尽可能地利用到技术红利,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实现资源管理开发工作的落实和效用最大化。针对新时代的需求,在发现其存在开发、制度、人工耗能、实际效用缺失等方面的问题时,档案管理能够通过智能化系统配备、项目渠道引进拓展、制度健全、线上平台建设等对策加强档案工作的应用性,提升这一文书工作的真实价值和效益,促进社会现代化企事业单位中档案部门的工作效率,实现其效益化和智能性的发展维度。 

  参考文献

  [1]田光辉.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企业档案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     [J]. 北京档案,2010(01):36-37.

  [2]曹航,杨智勇. 档案资源整合:现状、困难与推进策略[J]. 档案学研究,2010(04):28-31.

  [3]南京市档案局联合课题组,桂艳霞,蔡颖梅,宋长山. 民生档案资源管理与利用对策思考[J]. 档案与建设,2011(05):64-68.

  [4] 范宏. 云技术在数字档案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兰台世

  ,2015(35):49-50.

  [5]宋懿,安小米. 信息惠民视角下的民生档案整合与服务研究[J]. 档案学研究,2016(01):44-50.

  [6] 陈玲霞, 田湘平. 大数据时代档案资源管理探讨[J]. 云南档

  ,2014(10):49-51.

  [7]卜鉴民. 企业档案管理史上的一个创举——对苏州市建立改制企业档案资源管理中心的思考[J]. 中国档案,2006(08):54-56.

  [8]王学琴,杨剑,康磊. 新形势下科技档案资源管理的信息开发模式[J]. 山西档案,2016(05):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