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创新促进文化自信
工作单位:衡阳市档案局
摘要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历史发展精髓的深刻领悟,对自身文化秉赋的充分尊重,对自身精神价值的高度肯定,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地传承、弘扬、践行,进而拥有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在人类文化的传承、演绎过程中,档案在存史、资政、育人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档案文化创新激活传统文化活力,催生新兴数字业态,推动文化传播升级。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档案文化 创新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题,进行了专节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科学逻辑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历史发展精髓的深刻领悟,对自身文化秉赋的充分尊重,对自身精神价值的高度肯定,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地传承、弘扬、践行,进而拥有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事实证明,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就坚守,无自信就放弃,因而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既不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论及文化建设时鲜明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今后一段时间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建设的两个关键词。
一、文化创新才能实现文化自信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随着时代发展,“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在当代,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文化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有决心、有担当。有自信就有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搞不好,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搞不好,可能不打自败。”树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事关全局,刻不容缓。“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文化立世,文化兴邦。坚定文化自信,构筑有利软环境,为我们的强国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
增强文化自信就是增强文化的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的软实力、支撑力。习近平同志说:“以文化自信支撑政治定力。”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那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就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重视文化的力量,开拓创新,不断创造与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中华先进文化,用文化创新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更大作用。
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与革新的,是不断适应新环境、满足新要求、解决新问题的精神产物,没有创新的文化将毫无生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被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文化创新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题中之意,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档案文化价值
人类文化的传承、演绎过程中,档案在存史、资政、育人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档案自身就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文化价值。
1. 存史,源远流长,积淀传承文化
档案记录了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产生、发展、演化的全过程。王朝更替,兴盛衰败,文治武功,是非曲直都留下真实的档案。档案记载的是历史,承载的是文化,中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对档案的收集和保管。中国古代早在殷商时期就有甲骨档案库,汉之兰台、唐之史馆,明清两朝的皇史等等,这些古代档案文件保管机构,无不体现历代统治者对档案的重视。
档案史料纵连中国古今各个历史阶段,横贯自然各个领域和社会各个行业,其凝固成历史,固化为档案,是“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的历史文化遗产。浩瀚而宝贵的档案资源见证历史、传承文明,不仅追述当地历史,而且记载当地现状。档案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起着连接现在和未来的纽带与桥梁作用。
2. 资政,以史为镜,历史关照现实
“居今而知古,鉴往以察来”,档案资源丰富的历史内涵,对现实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参谋和智囊的作用。档案在服务民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档案服务,档案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服务于政治、文化、经济、教育、科研等各个领域。档案事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发挥档案资源优势,抓住历史和现实的契合点,选准主题,有效地为经济政治发展大局提供决策参考,成为新时代档案工作者的追求。通过对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进一步增值,转化为历史、文学、艺术、影视作品、科普读物等新的文化成果,穿越时空、跨越国界,使中国优秀文化在世界得以广泛的交流,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播与传承作用。
3. 育人,善施教化,砥砺情操品格
档案翔实地记载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足迹,以其历史性、地方性、直观性、原始性等特点,成为社会教育的生动素材。各类档案教育活动,富有强烈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档案工作者在详实的档案材料的基础上,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交织出五千多年来,勤劳、勇敢和智慧中华民族开发祖国大好河山,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以人物为经,故事为纬,栩栩如生地呈现中华民族无数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伟大事迹。档案中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经过综合研究、加工整理,通过翔实的材料、朴实的言辞、确凿的实物、生动的图画,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中华民族的骨气和底气。
三、档案文化创新对文化自信的促进作用
1. 档案文化创新激活传统文化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因此,我们既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又要结合时代精神推动传统中华文化现代化。例如,衡阳市档案局举办的“岁月有声,廉洁铸魂——档案里的廉洁微故事”衡阳廉政文化宣教系列主题活动,活用档案历史故事,以档案为出发点,以历史启发现实,深入挖掘档案史料中衡阳历代廉洁名人的廉洁故事,充分发挥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特殊作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2. 档案文化创新催生新兴数字业态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部署了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数字创意产业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五大新支柱产业之一,数字科技对文化创新的支撑作用将会愈发明显。数字档案馆是将原有的以纸张为载体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和利用,是传统档案馆功能的延伸。数字档案馆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态的信息,信息存储和利用不受地域的限制。并且,数字档案馆建立了完善的安全防护系统,充分保障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完整性。同时通过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大量科学技术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也为我国档案事业开辟崭新的发展格局。档案服务是围绕着用户而开展,一切数字开发都是将用户作为中心点出发,数字档案馆是以用户需求为主要建设目标,逐步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重要价值。
3. 档案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传播升级
文化传播不应拘泥于政治宣传、道德说教,而应更新思维,用活泼的形式、生动的表大去抓住观众视线。例如,创新档案文化宣传方式,将档案文化宣传渗透到社会、民生、旅游、教育等方方面面,拓展档案文化宣传领域。宣传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精心构建宣教传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档案文化宣传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档案故事,传播档案声音,阐释档案特色。
增强文化自信,就是要以文化创新来推动创新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档案部门推动档案文化创新,激发创新激情,增强创新活力,培育创新队伍,弘扬档案文化价值,发挥档案文化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思想教育研究[J].2016,261(4):21-24
2. 刘志琴.从社会史领域考察中国文化的历史个性.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 1993,5
3. 王英玮.档案文化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 沈建荣.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助力档案事业发展[J].浙江档案,2011,06:22-23.
5. 刘淑华.探索档案文化建设新路径 [J].中国档案,2017,1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