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档案陈列展》即将开展
为深切缅怀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湖南省档案馆精心筹办了《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档案陈列展》,生动展示袁隆平院士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弘扬他唯实、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精心筹备,该展览将于近期开展。
该展览分三个部分,共展出袁隆平院士的手稿、科研报告、论文、奖杯证书,特别是袁隆平院士去世前所采集的手膜和脚模等珍贵档案200余件。
第一部分,《谁来养活中国人?——一粒种子改变世界》。1953年政务院《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1994年湖南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1976年《杂交水稻生产座谈会情况简报》,袁隆平1997年发表的《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论文,2020年湖南省衡南县清竹村第三代杂交稻双季亩产突破3000斤的现场测产评议意见……一份份档案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领导人,一届接一届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成功应对并有效缓解了各阶段的粮食紧张局势,同时不断支持杂交水稻研制,带领中国人民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更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辉煌历程。
第二部分,《突破困扰世界的难题——杂交水稻是如何研制成功的》。主要展出1967年湖南省科委给安江农校发出的《请继续安排“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研究》、1984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关于请求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继续列入1985年国家基建计划的报告》等一系列档案,从“不懈追求和不断创新成就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突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心血和智慧”“党的阳光雨露养育了杂交水稻这朵奇葩”“杂交水稻的研制与推广得益于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四个方面,解密杂交水稻研制的成功经验,以档案见证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历经的艰难探索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第三部分,《杂交水稻之父——科学家精神光耀湖湘》。1981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证书,2001年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2019年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的现场照片;1985年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2004年美国世界粮食基金会颁发的“世界粮食奖”奖杯及证书,还有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农业专家给予袁隆平的高度评价……这些奖项档案记录了袁隆平从湖南安江开始,扎根湖湘大地耕耘近七十年,获得的无数成就和荣誉;同时也见证了他不忘初心、不断自我加压、一次次刷新着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的执着追求以及为全世界消除饥饿做出的杰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同时,总书记要求档案工作“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作为践行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的有力举措,该展览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和传承袁隆平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磅礴力量。
(文/张敏 图/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