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上山下乡,到原株洲县蝶屏公社的生产队插队,40年后却因查不到当初的记录,无法认定那段时间的工龄,难以办理退休手续。为此,市民谭先生没少折腾。找原单位的老领导、老同事想办法,翻遍了资料室找旧文件,甚至跑到相关部门闹情绪,可一没线索,二无凭证,次次只能无功而返。得知株洲市档案馆今年开展了知青档案征集工作,近日,谭先生抱着一线希望来到了市档案局。 群众无小事,马上就办。市档案局查阅利用中心的工作人员立即查目录、调档案、找文件、核内容。几分钟后,工作人员从当年知青下乡的名册中翻到了那张泛黄的“铁证”,谭先生的名字、插队地方等原始信息都有记录。
据了解,株洲市档案局每年都会接到不少类似案例,尤其是查工龄、签证、遗产或产权等证明材料的人次越来越多,涉及到个人利益的民生档案利用频率越来越高。市档案局一方面加大馆藏建设力度,另外也不断改进服务水平,满足群众需要。
“没想到数年纠结的难题,多年未解的矛盾,短短几分钟就在市档案局化解了。”谭先生感慨。
(株洲市档案局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