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资料助力农作物品种改良史研究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农业发展的“芯片”。自近代起,中国就曾在引进、培育和推广农作物良种上进行了积极尝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良种普及与更新工作,并取得了辉煌成就。如今,种业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种子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即明确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农作物品种改良史,从中总结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2021年7月中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李进纬为开展中国农作物品种改良史研究,来到湖南省档案馆查阅了相关档案资料。此前,李进纬已在个别北方省市搜集了部分资料,但我国北方种植的农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棉花等,水稻良种资料较为稀少,而湖南省则具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史,更是国内率先推广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故湖南省水稻改良的历史资料对研究中国农作物品种改良史极为重要。通过两周的查阅,李进纬搜集到不少水稻品种改良的史料。相关资料表明,湖南省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曾大力开展水稻良种推广工作,促进了水稻增产,有力保障了后方军民的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省在水稻改良上亦卓有成效,尤其是在杂交水稻推广方面,出现了不少先进典型,为其他省市推广杂交水稻提供了诸多宝贵经验。
李进纬表示,此次前来湖南省档案馆,收获颇丰,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可谓不虚此行。此外,档案馆工作人员热情的服务态度以及高效的调档流程,给此次查档之旅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查阅利用部 罗艳 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