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的毫厘之失
古人有云: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意思是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却会造成很大的错误。用这句话来形容档案工作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最近来省档案馆查档的肖先生,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印证了这句话。
9月的长沙,还是一番夏日炎炎的景象。即便酷暑难耐,但省农业厅的肖先生仍然一刻不敢懈怠,风尘仆仆地赶到省档案馆要来查找一份重要文件。肖先生要查的这份文件资料是五年前的一份农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中将项目的主要构成内容、投资预算及筹资比例都做出了详细的陈述分析,是申请项目立项的重要文稿之一。但偏偏就是这么重要的一份材料,在五年后审计组审查时却怎么都找不到踪影。作为当时的主要撰稿人,肖先生来来回回翻遍了档案目录,仍然一无所获。实在不甘心的他,只得一条条死抠目录,终于,一条有点“奇怪”的目录吸引了他的注意。这条目录正是涉及肖先生所查的项目,但目录显示的不是他心心念念要找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而是项目申报时用过的专家组评审表。按常规操作程序,项目在通过专家组评审后,一般不会保存评审表、或是作为附件附在正文之后,可是“奇怪”就奇怪在,至关重要的项目报告不见踪影,而这份原本不用保存的评审表却好好地保存了下来、并且还作为正文归档,这让肖先生心里疑窦顿生。为了一探究竟,肖先生拿着单位介绍信,来到省档案馆调取档案。当工作人员快速调出档案递到肖先生面前时,谜底终于揭开!原来他心心念念要找的项目报告就“藏”在这份不起眼的评审表后面,难怪无处可寻!
根据《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规定:归档文件在装订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复文在前,来文在后。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当年档案员在进行文件归档时,没有严格按照文件归档原则操作,错将本应附在项目报告正文后面的项目评审表放在了正文前面,从而带来了后续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差点错失重要文件,为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和损失。
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但也是一项事关工作全局的重要工作。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工作细节,一旦出现纰漏,未来造成的蝴蝶效应也是不可估量的。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档案工作者提高警惕,也需要每一位公民提升档案意识。
(查阅利用部 罗艳 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