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馆业务 > 专题专栏 > 湖南知名文艺家档案专馆 > 名家风采

知名书法家周旭先生向湖南省档案馆补充移交书法新作

发布时间:2016-06-17 湖南省档案局 sdaj.hunan.gov.cn 字体:     分享:

(湖南知名文艺家项目组负责人徐军(右)给知名书法家周旭生先生(左)颁发证书  陈艺 摄)

(周旭先生作品  陈艺 摄)

  6月2日,湖南知名文艺家项目组一行2人专程赶赴杭州,为文艺家档案专馆首批知名书法家周旭先生颁发证书。在书香四溢的书房里,周老师兴致勃勃地打开储存作品的柜子,一叠叠整齐的作品原本安然地酣睡着,随着我们的到来而打破了它们沉睡的梦。周老师把一叠叠作品铺得满桌满地都是,乐此不疲地和我们一边回顾每一幅作品的内容,一边挑选着他满意的作品。看着大小不一、形式多样的作品,我们看得眼花缭乱,在我们眼里,件件都是佳作,可周老师来回地挑选,反复斟酌,最后挑选了5幅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作为今年向省档案馆补充移交的新作。挑选5幅作品出炉的时间不亚于创作5副作品的时间,直至最后敲定的作品,他还要反复审阅作品的内容,生怕掉字漏字。他说,这是要存档的作品,必须严谨细致,不能有半点纰漏,否则留给历史的不是艺术的精华而是糟粕,我们要为后人做好表率,就不能抱着随便应付的态度。

  周旭老师2015年向省档案馆移交了5幅作品,他说,档案馆能为艺术家建档这是一件保护传承文化艺术的大好事,作为艺术家应该感到自豪,这也是时代赋予艺术家的光荣使命。

  三十年前,周旭老师在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担任主席后又接任湖南省书协副主席,那时他的书斋在长沙岳麓山上,名曰“半西楼”,之所以称为“半西楼”,那是因为他既是一位追求中国传统艺术的书法家,同时又是一位从事西方艺术设计艺术的开拓家,追求中西艺术合璧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三十年后,他的书斋从长沙转到杭州钱塘江边,名曰“听涛阁”。此时的他已经卸去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重任,可以放松心境地听一听自然的涛声,听一听自己的心声。从半西楼到听涛阁,装满了他日夜挥毫的身影,装满了他灯下与古人相会的沉思,装满了他漫漫求索几十载的情愫。

  周旭先生在书法探索的路上从不止步,他从乌发而立之年,一直走到白发苍苍,在书法的境界中有今亦有古,通过几十载的努力,真、草、隶、篆、行,样样精通,他远涉魏晋,近登明清,访遍古人书法的千山万水,采撷各家之精华,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包含造型艺术、平面艺术、哲学思想、情感情趣、和谐观念为一体的属于自己的“意象书法”之道。

(征收保管部 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