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馆业务 > 专题专栏 > 湖南知名文艺家档案专馆 > 名家风采

全国著名书法家杨炳南先生向省档案馆补充移交书法精品力作

发布时间:2017-03-09 湖南省档案局 sdaj.hunan.gov.cn 字体:     分享:

杨炳南先生(右)向湖南省档案馆移交作品《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 (陈 艺 摄)

  

  近日,德艺双馨、年事已高的老书法家杨炳南先生向省档案馆补充移交了3幅经典力作。他表示,除了在自己的家乡常德桃源县档案馆建立个人纪念馆外,其余作品都会交给省档案馆保存,因为省档案馆有专业的保管条件和规范严谨的管理制度,能让艺术家的作品真正扎根,让艺术家放心。

  此次杨炳南老先生移交了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规格:239cm×65cm)和《沁园春.雪》(规格:233cm×43cm)2幅横批大幅草书作品和自撰联1幅,内容为:高山流水寻吾契(上联),绿竹苍松是我师(下联)(规格138cm×35cm)。

  杨炳南,笔名一牛,别署墨耕斋,湖南桃源人。1949年参加工作,曾任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南省新闻图片社社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湖南省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家、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湖南省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长沙政治军官学院客座教授、《书画精粹》主编。

  杨炳南先生一生执迷于书画艺术,从一个放牛娃到志愿军战士,到成长为部队领导,后转业到湖南成为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南新闻图片社掌门人,直至离休的八十多年,他始终承传着一股坚韧不拔的“牛”劲,将老聃先生“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之训久铭心间,孜孜不倦,恒久精进,将“勤”气注入骨髓,化作墨情与手缘。

  杨炳南先生学书法注重循序渐进,博采众长。早年书画兼修且曾以画名世,后专事书法,学习唐楷,以颜真卿先生为范,继临“二王”、柳、欧,再攻南北碑,后拜黄庭坚、怀素等大家为师,尤其对羲之、献之父子拜慕良久。用工殷勤。对其奔放奇异之墨术心领神会,娴熟于胸。先生不拘一贴一门一家,集百家之长熔于一炉,楷、行、草、隶、篆五体并习,碑帖兼融,既研碑之雄强厚重,且习贴之清键洒脱。

  入古出新是杨炳南先生习书之目的与生命。入古不出,充其量是个“书匠”。杨炳南先生遵循“古为宾我为主”的原则,牢记齐白石等大师“贵在变法”之从艺理念,传承先哲遗风的基础上出新求变,写己之心,书己之豪情,讲究布局个性,在墨色浓淡笔画粗细上用功,飞笔,枯笔、秃笔信手拈来,一挥而就。质朴率真,颇具新意,追求独特神韵,独标一格,别有情趣。

(征收保管部 徐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