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艺术家,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湖南省湘潭县人,1864年1月1日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一户贫苦农家。他原名纯芝,乡村老师给他起了一个根据家乡驿站白石铺而来的别号“白石山人”,后来被人们叫成“齐白石”了。仅念过半年蒙馆便失学在家放牛砍柴。自幼喜爱作画,劳作之余坚持习画。1877年拜师学做木工,次年改学雕花细木工。做雕花木匠11年,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戏曲插图的艺术成就,便所做器物雕刻甚美,人物花卉层次分明,神形兼备。1888年拜民间艺人萧芗陔为师,学画肖像,尽传其技法。1889年拜文人画家胡沁园、塾师陈少藩为师,主学工笔花鸟草虫,兼习唐宋诗文,文化水平和艺术能力都得到了迅速提高。不久又得山水画家谭溥指教,扔掉斧锯钻凿,改做画匠。从1890年起,一面读书学画,一面靠卖画养家,创作了不少富有诗情画意的诗配画。先后与师友们组织龙山诗社和罗山诗社,经常参加诗作集会活动,从此步入画家诗人的行列。但他“性厌拘束,动违古式,任意创作,不顾非笑”,因而“遂开新派”。然而,他“初在乡曲,世无知者”。1899年被一代文豪王�]运视为奇才,收为门下,其艺术人生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他努力向前辈名画家和民间画家的作品学习,向师友学习,注意临摹,又细致观察实际生活,留意所画对象的特点,揣摩其精神,为在艺术上独创门户准备了条件。1902年至1909年间先后5次外出,游历了陕西、北京、江西、广西、广东、江苏、香港等地,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祖国各地的山水秀色,他乡异地的人情风物,书朋画友的切磋,秘笈古画的启发,使他开阔了眼界,扩展了画境,带来了书、画、印风格的大变。绘画由工笔改为大写意笔法,书法由何绍基体改学魏碑,刻印由学丁龙泓、黄小松的浙印派改仿赵之谦。出游归来后转入闭门读书绘画,潜心研究。经过10年刻苦冶炼,“画益雄奇恣肆,弥近天然”,逐渐形成明快而自然的独特风格。将远游得来的生活素材,反复加工锤炼,画稿达千张以上,整理出“借山吟馆图卷”52幅,创作了《石门二十四景图》。
1919年定居北京,以篆刻和作画为生。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名画家陈师曾等启发和帮助下,自1920年至1929年对绘画技法毅然进行了一次大改造,自称“衰年变法”。他总是长夜携印,晨起临池,经过千锤百炼,“艺乃大成”,独创门户,无论是绘画、篆刻、诗词、书法,都达到了更高的境界。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0多年中,共作画上万幅,篆刻印章3000方以上,其绘画“不似之似,天趣自然”,尤擅长花鸟虫鱼,笔墨纵横雄健,造形简练质朴,色彩鲜明热烈,所画的虾,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达到了空绝古人的效果。由于他的杰出成就,被国画界誉称为“南吴(昌硕)北齐(白石)”。1922年陈师曾把他的画带到日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日本画界为之轰动。后又入选巴黎艺术展览会,因而声名远播海外。1927年被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后改艺术学院)聘为教授,教习国画,日后成为著名画家的于非��、王雪涛、李苦禅均出其门下。
抗日战争期间,他身处沦陷后的北平,精神极其痛苦,深居简出,谢绝一切交往,在大门上贴出“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祥”的告示,并作“寿高不死羞为贼,不丑长安作饿饕”的诗句,表现出宁可挨冻受饿、决不取媚敌伪的民族气节。日本侵略者和汉奸没收其存款,搅扰其画室,仍不屈服,反借诗画抒发与寄托胸中的义愤,指斥汉奸卖国贼为横行“乡泥”的螃蟹、“一饱别无知”的鸬鹚,“剥黍”、“啮果”的群鼠。1946年,其画参加重庆近代名人画展、南京白石作品展览会、上海白石作品展览会,大受欢迎。当年出任北平美术家协会名誉会长。但由于国民党发行的“法币”大贬值,卖出一张画还换不回几个烧饼。看到自己心血的结晶遭此待遇,他既愤慨又无奈。
新中国成立后,给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环境,拓宽了新领域,带来了新活力。毛泽东主席亲笔写信向他问好,请他到家中作客、会晤、共进晚餐,并请朱德总司令作陪。他当选为中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中华美术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先后出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画研究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耄耋之年的艺术家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人民的艺坛上,以饱满的热情创作了讴歌党和毛泽东主席、讴歌社会主义祖国和幸福和平生活的作品。1952年,创作《百花与和平鸽》巨幅彩绘献给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大会。1955年,与何香凝等14位画家合创《和平颂》巨幅画献给在芬兰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受到中外和平人士的高度赞扬。
他是一位饮誉全球的杰出艺术家,其画、印、诗、书并绝,艺术博大精深,风格独树一帜,一生留下艺术珍品上万件,为中国和世界艺术宝库增添了瑰宝。他以卓越的艺术成就名震中外,国内画界称其为“艺术大师”,国外画坛称其为“东方的赛桑纳”、“当代第一画家”。1953年,文化部授予他“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奖状。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国际和平金质奖章。1963年被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他于1957年9月1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中国美协的挽联是:“抱松乔习性,守金石行操,峥嵘九十春秋,不愧劳动人民本色;抒稻黍风情,写虫鱼生趣,灼烁时代,凭添和平事业光辉。”高度概括了他的艺术人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齐白石作品集》,对其绘画、篆刻、书法、诗词作品作了全面介绍。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齐白石全集》10卷本,全面、系统地收入了他的文学艺术作品。吴祖光著《画家齐白石》一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为人民的艺术家树碑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