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洞庭湖方案

湖南省档案局 hnsdaj.hunan.gov.cn 时间:2006-09-28 【字体:
  

  查疏治洞庭,为滨湖十一县赋命所系,其祸福实有连带关系,应化畛域壑邻之见,具大公无我之心,详考水势与地势之利害,而求于事实上可以切实举行之法,方不致徒��空言。用是根据水利专家李仪祉,整理洞庭湖原则,与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整理洞庭湖工程计划,及湖南人士富有水利学识者之意见,制定本方案如左:

  一、荆江南岸四口设置滚水坝

  (甲)限制泥沙之入洞庭湖,以保持湖之容蓄量。

  (乙)使江水在寻常洪水以下时流入之水量,仅足以维持灌溉与航道之需,而限制大部水量入湖,减小淤淀,暂以原有洪水时之流量,为坝之最大泄水量,坝顶高出最高水位1公尺。

  (丙)在危险水位下,集中水流,以期刷深江床,增加流量。

  (丁)坝为多孔悬门式活动坝,以钢骨混凝土建造,每孔宽12公尺。藕池口,需83孔。调弦口,需17孔。虎渡口,需45孔。松滋口,需48孔。

  二 、划定湖界,设立界标,建筑湖堤

  (甲)凡天然淤高,而已垦种多年之田,则以为田,不以为湖。

  (乙)凡仍在寻常水位之下,强垦而不成之废垸,则以为湖,不以为田。

  (丙)凡现存之湖,则永以为湖,不以为田。

  (丁)依照行政院核定之湖界线,经本府于二十六年,会同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勘定之湖界,平均约每隔5公里,设一标志,以资识别。而原来垸堤高度不足之处,加高培厚,作为湖堤,以防湖水之汛滥。标志以钢骨混凝土建造,环湖共需360个。湖堤长810公里,依天然形势,分为七段:一、自卢氏垸,至观音湖。二、自和丰垸,经三合垸,至鼎福垸。三、自朗荆垸,至瓦窑上。四、自袁家渡,经瑞福障,至鹰岩嘴。五、自鸭子港,至青莲湾。六、自均安团,经光复垸、西福垸、福成垸。嘉乐垸、灵官嘴、增加垸、招福垸,至毛家嘴。七、自合兴垸,至楼西湾。以上湖堤,一律高出最高洪水1公尺,宽5公尺。临湖面坡度1:3,内坡1:2。[$page$]

  三、整理洪道

  (子)利用湘、资、沅、澧,以及汨罗江、新墙河六大干,与藕池、松滋、虎渡、调弦四口之原有独立排洪水道,直接入湖,各部相乱。

  (丑)各洪道之狭者、辟之使宽;湾者,栽之使直;淤者,竣之使深。因势利导,束水刷沙,沙随水去,上能以储,下能以泄,使各河床,皆足以自容其洪水,而迳输之于湖,其应竣之淤洲,载明如下:

  甲、湘水

  1.泥鳅滩勘测该滩,上起湘潭县之兴马洲,下至长沙县之莪洲,长3600英尺,宽580英尺,右流急,左流缓,冬季水涸,右流水深不过2尺,左流淤泥,高出水面2.3尺不等,占江幅五分之三。

  2.三汊矶滩勘测该滩,自长沙县下5里新开河口起,至三汊矶市止,长9000英尺,宽1200英尺。右流深,左流浅,冬季水涸,右流不过3尺,左流淤沙高出水面者,5、6英尺不等,占江幅六分之一。

  3.刘家坝滩勘测该滩,自湘阴县上西北15里,右岸已成草洲,左岸仅存狭道,长10800英尺,宽900英尺,高水面4、5尺不等,占江幅三分之二。

  4.黄茅滩勘测该滩,自湘阴县狭东北8里,近岸流缓,远岸流急,长540英尺,宽700英尺,冬季水涸,淤沙高出水面者2、3尺不等,占江幅三分之一。

  乙、资水

  1.萝��洲勘测该滩,在益阳县城外,河街三堡大水坪江中,长900英尺,宽300英尺,高水面15尺,占江幅五分之一。左有沙洲、青龙洲、蔡家洲,合共四洲,横亘江中。水涨自沙洲、青龙、蔡家三洲之间,直射接龙堤与三堡河街之大水坪,若此2处溃决,不但县城的北之30里,10余垸人民之生命财产,化为乌有,即益阳县城,及三堡、二堡、头堡、街道房屋,皆可一洗而空。今计划掘去萝��洲,畅流水势,而沙洲、青龙、蔡家三洲,必淤成一洲,接龙堤、大水坪2处,可保无虞矣。

  2.清水潭(又名刘公滩)勘测该滩,在益阳县城下五里,上起蟆公嘴,至清水潭止。冬季水落,滩左仅深数寸,滩右深1、2尺不等。长11500英尺,宽2250英尺,高水面1、2尺不等,占江幅三分之二。

  3.芭茅滩勘测该滩,在益阳下10里,左流缓而深,右流急而浅,冬季水落,深仅1、2尺,长1900英尺,宽810英尺,高水面2尺,占江幅三分之一。

  丙、丁(略)

  四、增辟蓄洪垦区

  1、辟西洞庭湖、大溶湖、天心湖、目平湖、洋淘湖、围堤湖、鳝鱼湖、挖窖湖,为蓄洪垦区,以供四水过量洪水暂时之停潴。

  2、湖水在寻常洪水以下年份,区内耕种,增加生产,超过寻常洪水时,则放水入区,以供洪蓄。

  3.分区放淤。查滨湖各垸,围筑时期,先后不一,宣泄内潦,极感困难,且四口每年灌注泥沙甚多,亦应谋适当停置之所,故拟将滨湖各垸,按照灌溉区之范围,采用划定洞庭湖界报告书内之办法.分区每年轮流秋后放淤,而减少入湖泥。其详细计划,侯测量后,再行拟具。

  五、航道及运河工程

  l、疏浚各洪道淤洲,兼为航道。

  2、自湘水之乔口,经西林港,南湖洲、甘溪港,经沅江县城,狗头洲、三仙湖。南县至华容,为第一运河。

  3、自汇口,经夹洲,官保垸、茅草街至藕池口,为第二运河。

  4、运河之宽度,以能同时通过两船,并须使船底与船旁,留有相当之空距,以便通行8百公吨之船舶为标准。船之最大吃水为2公尺,宽8公尺,长60公尺。故规定船闸之最小水深2.5公尺,宽9公尺,长70公尺。又航道底宽40公尺,最小水深2.5公尺,侧坡1:3,各洪道与运河交接处,藕池口、调弦口,以及流碧潭等处,均建船闸,共计13座。

  5、灌溉工程

  按照洪道、航道、湖界、以及天然界限,划分滨湖农田为13区。每区之内,分为若干分区,从事新式灌溉,俾大量增加生产。并逐年轮流放淤,以肥农田。其内部工程,拟俟洪道工程完成以后,再行规划。[$page$]

  六、展宽洞庭湖

  查洞庭湖口,与长江会流之处,自岳阳县西10里之扁山起,至岳阳县东15里之城陵矶止,长25里,形似喉管。古宽10余里,因左有君山之故,陆续淤成高原,上起君山,下至泥嘴,地名罗洲。勘查该洲,高出水面7、8尺或1丈不等,横亘湖口,逼狭如束项然。所以洞庭之水,春夏秋三季暴涨时,消泄不速,以致泛滥成灾。经本府派员切实考查研究,该湖口实有展宽之必要。兹根据各方意见,规定将该罗洲,上自君山,下至泥嘴,挖去三分之二,并将河内淤泥竣深,使湖口宽大,湖水消泄迅速。

  七、疏湘资沅澧尾闾港汊各道

  洞庭航路,及湘、资、沅、澧下游各洪道,既已分段计划疏,然湘、资、沅、澧尾闾港汊各道,若不节节疏导,使其脉脉贯通,不足以毕竣湖之能事。

  四水应疏各道地段如下:

  1、湘水由乔口至八字脑塘之道。

  2、资水由益阳凤凰湖至沙渡口之道。

  3、资水由益阳烂泥湖至楠本溪之道。

  4、资水由塞样庙。复兴围,出临��口之道。

  5、资水由��湖口,经明朗山,出东湖之道。

  6、沅水由马家吉,至淡家垸、新港,会渐水,即牛溪湖水入土桥、冲天二湖之道。

  7、洗水由冲天湖,经泥港,越仁义垸、毛家湖、鸡湖之道。

  8、沅水由杏花港,至白泥湖,南出连山湖,与文殊湖,大洋湖之道。

  9、沅水由流花口,出崇河之道。

  10沅水由沧港,入南湖之道。

  11、沅水由王家吉,经史家障、毛连洲、小泗、镇兴二垸,出洋淘湖之道。

  12、沅水由周家港,出子新障南之道。

  八、设置流量测站

  查湘、资、沅、澧、汨、�占八目谌攵赐ブ�水,洪流时,挟泥沙最多,湖床恒致淤塞。故欲谋滨湖11县免于水患,非求治洞庭不可。在今日力所能逮者,抵有治理洞庭之准备耳。所谓治理洞庭之准备者何?即施精密之地形测量,及设置流量测站,并改验各河及四口流入洞庭之水,含沙成分,与各河流域以内各地之雨量是矣。统上数项,惟地形测量,虽关重要,尚无须积年累月预备之功。独河水流量,含沙成份,及雨量记载等,则其变迁频繁,月异岁殊,考察之时日,以愈久而愈精。设非准备有年,则一旦兴工治理,虽有能者,亦将无从着手。故设置洞庭流量测站,实为今日刻不容缓之事。城陵矶,为洞庭泄水总口,每年流量若干,每秒流速若干,与洞庭全湖含蓄,关系甚巨。今定城陵矶为第一测站。四口以藕池口为最大,流入洞庭之水为最多,定藕池口为第二测站。港口关,为太平口扼要之地,定港口关为第三测站。大湖口,为松滋口总汇之所,定大湖口为第四测站。调弦口入湖之道,在紫港分支,定紫港为第五测站。澧水流至澧县东南杨木湾分支,流入洞庭西湖,定杨木湾为第六测站。沅水流至常德以下,资水流至益阳以下,湘水流至湘阴以下,地坪土疏,逞其汹涌之势,纵横冲决,为患最甚,设置流量测站,自更为当务之急,故定常德为第七测站。益阳为第八测站。湘阴为第九测站。石城山为汨罗江入湖之口,定石城山为第十站。新墙为水入湖之口,定新墙为第十一测站。南县为洞庭湖中心,布袋口为东湖中心,南嘴为西湖中心,每年洪水位与低水位相差之点,以凭测验洞庭全湖容量若干,在洪水位若干程度之下,而不致泛滥,故定南县为第十二测站。布袋口为第十三测站。南嘴为第十四测站。水位站,雨量及蒸发量站,水稻需水量测验站,均附设于内,其测站之编制与经费,另定之。

  九、(略)

  十、洞庭湖治理后之利益

  查洞庭湖治理以后,其利益目前虽难估计,然其为扬子江流域以内之最大湖泊,对于扬子江中下游洪水之调节,以及湘、资、沅、澧四水之宣泄,关系巨大,可以想见,盖无湖则扬子江之洪流,无由调节,中下游之水灾,必因之加重;湘资沅澧四水,均无出路,湘北及滨湖农田,将永陷陆沉;其直接影响范围广,物产经济损失之巨,固以数字估算,而间接对于国家人民之文化治安,亦有莫大关系。

  以上治理洞庭方案,所列纲要,将来施工实行时,情形如有变迁,随时审核更正。


治理洞庭湖方案

10444844

< img s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