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 赶 太 阳

湖南省档案局 hnsdaj.hunan.gov.cn 时间:2013-05-28 【字体:
  

——记退休干部李石文与档案工作的不解之缘

林顺万

 

一个夏日的傍晚,太阳快落山了。笔者从省城长沙黄花机场登机,飞向西边的昆明国际机场。飞机在万米高空飞翔,阳光从左前方射进机舱,温暖而刺眼。机翼下,但见一层层、一片片、一朵朵的白云,有时像奔腾呼啸的海浪,有时像等待采摘的白色棉田,翻滚着、变幻着、分化着,不断地向后移去。天空渐渐地暗下来,太阳越来越低了,似乎马上就要落山。而飞机则好像生怕在黑暗中航行,拼命向前追赶着,试图与太阳赛跑比个你输我赢。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真让人无限感慨。这人的一生,不就是应该珍惜时光,和太阳赛跑吗?一个人,不在挣多挣少,住房是大是小,重要的是追求与执着,怎样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活得健康快乐幸福。一个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追求生命的质量。

由此笔者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忠厚而睿智的男性长者,一个始终不放弃档案事业,一个分分秒秒、拼命追赶太阳的人。他,就是沅陵县档案局原副局长(正科级)、退休老干部李石文同志。

李石文,1938年生人,1998年年届六十时按时退休。他干了一辈子档案工作,1988年就获赠国家档案局颁发《档案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同时被吸收为湖南省和中国档案学会会员。1993年任正科级副局长。李老一辈子不沾烟酒,不打牌赌博,不进歌厅舞厅,终生勤勉实干,绩效显著。举个例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任沅陵县档案局副局长,分工主抓档案业务和宣传发行工作。在他和同志们的努力之下,那几年该县《湖南档案》宣传发行量,年年名列全省第一,发行量最多时达800余份,而他一个人每年就要完成400多份,1995年全省档案宣传发行工作会议在该县召开。他是兰台功臣,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档案工作者,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

更难能可贵的是,李老退而不休,一直钟情于自己所热爱的兰台事业。自1998年退休以后到2012年底,整整十四年,从六十岁到七十四岁,他从不歇脚。据笔者采访和调研统计,退休十四年来他忙乎了4015天,比在岗人员还忙,共计帮助怀化市县乡108个单位整理各类档案资料达27968卷,每年平均整理案卷1998卷,每天平均7卷。期间,他指导帮助建立综合档案室10个,档案升级达标14家。期间,他编写各种档案史料580万字,收集珍藏珍贵资料81102册,拍摄积累档案照片3000多张,制作档案光盘11合,可播放20多个小时。期间,他言传身教,培训加现场练兵带出徒弟31人。

丹青难写是精神。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与别人相同的东西上,而体现在与别人不同的方面。每一个人都有一首自己的歌,不是因为歌的旋律有多么动听,或歌词有多美,而是因为这首歌在诉说着你自己的故事。

有人也许疑惑,李老一定家境不怎样,无非是退休后整整档案,找点生活费补贴改善一下生活?非也。李老和老伴退休工资加在一起有五千多元,吃穿不愁,住着一百二十多平米的房子,既无内债又无外债,四个小孩均已参加工作多年,各自成家立业,有房有车,小日子过得很滋润,他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可李老是一个永远也闲不住的人。如果为了钱,当年退休后,一个开矿的朋友再三邀他入伙赚钱,却被李老婉言谢绝。儿女亲人劝他好好休息,安享晚年,他没听从。那么,他究竟是为什么?一个退休了的老人还有什么理想和追求?听李老如何回答:“我一辈子与档案有着不解之缘,一旦离开了档案,我就感到浑身不舒服,好像失去了什么,千方百计要找档案整。档案事业是我的第二生命,它已经融入我的生活,甚至可以说属于我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即使退休了我也要继续献身于档案事业。”

是的,李老一生都属于档案事业。如今年满七十四岁,为党工作42年退休,其中兼职档案工作27年,专职档案工作15年,退休后又是14年,就是说56年的漫长生涯,他一直没离开过档案工作岗位。李老1956年十八岁参加工作当乡文书,两年后调到一个公社当秘书兼管档案,从此乐此不疲,一干就是二十余年,他秘书干得不错,档案工作也搞得有声有色,成为全县、全市基层档案工作的典型。鉴于李老长年工作在乡镇,1983年组织上决定调他进城,县政府办、县林业局、县人民医院三个单位任他挑,他一个都不选,却挑选去了人称“清水衙门”的县档案局,让亲朋好友大跌眼镜。过了几年,组织上又准备调李老去县委政法委工作或任县委政研室主任,他不为所动,没去,一心当他的县档案局副局长。1993年,人生的机遇再次来到他面前,县领导找他谈话,决定调他出任县政协秘书长。他对县领导说,谢谢组织上的厚爱与关心,我现在有档案馆员中级专业职称,在档案局也许更能发挥我的作用,又没去。家人朋友都埋怨他“太傻”、“太不识抬举”、“太死脑筋”,而他不以为然,“呵、呵”两声算作回答。就这样,李老一心埋头“故纸堆”,一直干到退休。

但凡是人都有欲望和理想。李老则说,不要把欲望和理想混为一谈,欲望的尽头是物质的拥有,理想的终极是精神的充盈。他帮助单位整理档案,不求回报,但求奉献。2011年,他拉上老伴,应约帮助怀化市一个单位整理诉讼档案,共整理了10330卷,时间跨度从1953年到2010年,长达57年。老两口在气味难闻的“废纸堆”里忙乎了大半年,按每卷最低2元起算也该有两万多元报酬,可他却只要了人家4000多元。李老图的什么呢?他说了一番颇富哲理的话:“无论在做多么重要或不重要的一件事,只要乐在其中,都会获益无穷。郑板桥早有名言:吃亏是福。福在何处?不求回报,只求付出,是福;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福。”然哉斯言。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啊!

追赶太阳,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继续。无论在岗或者退休,李老就是凭着这样的信念,老牛拉车,一步也不曾停歇。他刚退休后不久,1999年初,一个电话从鹤城区档案局打来:“李局,我们原县级怀化市建有一个水泥厂,档案多年来因故一直没有规范整理,请您帮忙。”他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去了。该厂离怀化市区有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他早6点出发,到达厂里刚好是上班时间,一直干到下午6点下班,再原路返回回家。4个月时间,他风雨无阻,天天如此。汗水没有白流,建厂20多年,满满五大木柜、520多卷“废纸”重新变为“宝贵财富”,整齐有序排列在新档案柜里,像是在骄傲地等待人们的检阅。接着,鹤城区杨村乡、中方县花桥镇、桐木乡等4个乡镇及财政所档案室,在他的热心帮助下顺利晋级达标。从此,李老档案业务娴熟、热心帮忙、不计报酬多少的美名,很快在全市传颂开来。以后,每年春节一过,向他求援的电话不断,有的还是单位领导亲自上门说好话。怀化工业园区、鹤城、中方、通道、辰溪、会同、靖州等县区的信用联社,争先恐后请他帮助清理积存档案,从春到夏,从夏到冬,寒暑交替,终年忙得不亦乐乎。

平常人,平常事,也会遇到困难,也会发生意外,看你如何面对。200410月,李老单枪匹马应邀去怀化最南边的侗乡——通道县信用联社帮助清档。那几个月,他白天8小时,晚上两小时,天天如此,一直干到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第二年年初。一天晚上十一点了,李老加完夜班,洗完澡,提着铁桶、热水瓶,从办公楼四楼下来,准备回宿舍。二楼是个露天水磨石平台,被冰雪覆盖,他刚走到这里,就一个趔趄,滚落到最后一级楼梯下,脚朝天,头入地,躺在冰雪中不省人事,不清楚过了好久才苏醒。他摸摸头,活动活动四肢,拼命站起来,赤着脚,艰难地走回宿舍。第二天上午,他没声张,忍着疼痛的身子,照常来上班。20107月,年已72岁的李老帮助辰溪县信用联社清档,每天四点一线,工作在五楼,吃饭在一楼,洗澡到六楼,睡觉在七楼。一天晚上十点多钟,他加完班,从五楼提水上六楼洗澡。由于人十分疲倦,还没走上六楼最后一级台阶,就滚落下来,顿时昏了过去,直到凌晨三点钟才醒过来。他感到腿脚痛得不行,怕是骨折了,喊人喊不应,他试图扶着墙站起来,不行,只好坐在五楼平台上,直到早晨八点有人来上班了,才把他拉起来,赶紧送到县人民医院,住了半个月。

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为了档案清理更有效率,加快速度,巩固成果,这些年来李老还用了两招:一是帮助单位培训档案员,带在身边当徒弟,言传身教,岗位练兵,一本万利,为各单位留下不走的档案工作行家里手。二是把自己的老伴“拉下水”,加入到清档的行列。他老伴张翠莲,退休老师,自2003年开始,就一直跟着他清档。由于家中无人,结果被小偷光顾了两次。张老师有知识,悟性高,从不懂到懂,从不热爱到热爱,如今也是一名整档行家。张老师还谈起了她的感受:“原来我患有关节炎,胸闷心堵,整天打不起精神。每天吃饭、睡觉,无所事事,烦躁无味。奇怪得很,自从跟着老家伙搞起了档案清理,整天忙忙碌碌,这些毛病反倒都不见了,身体越来越好。那年到会同县帮助信用联社清档,去时才95斤,回来时115斤,4个月胖了20斤。你说怪不?”是啊,好身体,三分是天生,七分靠锻炼,日子过得紧张,活得充盈,才是福气。

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下生命中最年轻的一天。只有珍惜时间,不停地追赶太阳,人的生命才能更长久,活得更有意义。李老说,路的尽头仍然是路,只要你愿意走。我愿意与太阳赛跑,继续走下去。


收藏

追 赶 太 阳

10442519

< img s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