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城市低保乱象”,加强城市低保档案的管理

湖南省档案局 hnsdaj.hunan.gov.cn 时间:2010-09-30 【字体:
  

  透视“城市低保乱象”,加强城市低保档案的管理 

 

作    者:谢小红

工作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摘  要:城市低保是政府对城市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现的是国家的当然责任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然而,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却被某些人歪曲利用,致使低保乱象不断出现。“城市低保乱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把加强对低保档案的管理作为突破口,把好低保档案材料收集“入口关”,是遏制“低保乱象”的主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城市低保; 乱象透视; 档案管理

  城市低保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城市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社会救助制度。凡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均可申请低保,所需资金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这项制度采取普遍性的全面保障原则,不需要个人承担任何的缴费义务,体现的是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利,国家的当然责任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然而这种社会的文明进步,却被某些人歪曲利用,乘机捞钱,致使“城市低保乱象”不断出现。“城市低保乱象”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加强对低保档案的管理,把加强对低保档案的管理作为低保工作的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就是要把好低保档案材料收集的“入口”关,这样可以杜绝“低保乱象”,或减少“低保乱象”的发生。

  一、“城市低保乱象”的表现形式

  “城市低保乱象”是指在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正当现象,归纳起来,其主要表现形式如下几种:

  (一)骗吃混吃低保

  随着低保补助标准的提高及有关优惠政策的增加,出现了部分低保对象骗吃、混吃低保的现象,包抱一些单位和“低保对象”互相勾结骗吃低保的情况。

  (二)“关系保”

  一些单位为城市低保对象开具虚假收入证明;开具虚假家庭收入证明,隐瞒其工资收入;有进出股市大户的低保户;有开“奔驰”、“宝马”、住洋房的领低保;还有的单位的低保“专干”把不是该单位的、毫不沾边的“编外人”,也拉进来吃低保(诸如某某的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的。老百姓将以上吃低保现象统称为“关系保”。

  (三)低保“托”

  为了应付有关部门对低保情况的检查,一些单位的同志可谓“用心良苦”,甚至利用低保“托”,来蒙骗过关,这招,还真过了。有的还是所谓的低保工作专干,这些“专干”们懂政策,会玩手段,真是雁过拨毛。当低保部门前往调查核实时,都是预先“通知”,很有“代表性”的挑选看一家或两家着实该吃低保的(很困难的)。就这样“以点带面”地蒙骗低保管理部门的同志。不少吃低保的,不仅家庭富有,甚至赌钱、打牌、搓麻将。而相反的是,那些家庭很困难的,他们的生活状况完全符合政府实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由于“种种”原因,迟迟得不到政府的救济。

  如此“低保乱象”,不得不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民政部门也采取了许多措施,诸如公示低保家庭情况及收入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等,特别是近年来把城镇低保档案的建设作为低保工作的一个切入点,做好这个“切入点”,首先是把好低保档案材料入口这一关。这一关是至关重要的,做好这一步最重要的是将低保档案的材料收集全。

  二、城市低保档案材料的收集

  针对“城市低保乱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城市低保档案材料收集全。城市低保的公文材料;城市低保的业务材料;城市低保对象的个人材料。

  (一)公文材料:城市低保的公文材料包括:上级下发关于低保方面的文件、下级上报文件、本单位文件、会议纪要、业务培训及其它有保存利用价值的资料。

  (二)业务材料:城市低保的业务材料包括:城市低保对象分类统计台帐;城市低保对象分类统计表;城市低保对象动态变更统计表;城市低保金发放领取表;城市低保对象动态(半年或一年)审核材料;城市低保对象就业以及技能情况登记卡;以及在城市低保各项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审核、审批材料等。

  (三)城市低保对象个人材料:城市低保对象个人材料包括:居民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申请书(含收入状况证明),街道(乡镇)调查材料,社区居委会调查材料,以及城市低保管理机构要求提供的其它相关材料(如下岗证、离退休证、结婚证、离婚证、残疾证、学生证或入学通知书、就业状况证明、养老保险证明、失业状况证明,有关政策领取一次性补助的数额及用途证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申请表》;《申请城乡救助人员家庭成员生活状况调查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审批表》;重病残疾人员的相关证明及其他相关材料。

  三、城市低保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一)低保对象材料收集不全

  按各地确定低保标准的原则不同(低保标准都是由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自行制定和公布执行),所以应尽量交齐城市低保申请等相关材料原件(验收后)的复印件。可很多单位、居委会就凭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相片办理低保,至于那些家庭成员的工资收入、经济状况等材料,几乎不考虑。这种低保对象档案材料的不全,往往导致“鱼目混珠”的现象出现。

  (二)行业主管部门低保档案意识淡薄

  有些单位不注意平时有关低保档案材料方面的收集,只是到了每年公历的10月份,也就是申请次年低保的时间,才着手关注低保档案材料。本人曾有幸目击某单位“突击”该工作的全过程,那简直就是“临阵磨枪”,哪有什么“低保档案”,就是一堆乱材料,更谈不上有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档案,更没有经过培训,就是叫上一些人,一连加上几个班,只简单的把一些照片、身份证、户口本“三证”一对完事。而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由于多年形成的习惯,只将“红头”文件视为档案,对这些产生于“业务、低保对象档案材料”,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管理上多由形成低保档案的业务部门自行保管,无论从这些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还是从制度上均不符合专业化档案管理的要求。

  (三)低保档案管理标准和规范执行不力

  2004年,民政部档案馆与国家档案局起草了《关于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档案工作的通知》的初稿,并进行了多次修改。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2008年1月15日民政部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的通知》。虽然有了这么多的关于低保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规范,但许多地、市还没有按相关档案管理标准和规范来进行严格的管理,造成低保档案的管理方法不统一,管理的规范和水平不一致。

  四、对城市低保档案管理的策略

  城市低保档案是伴随着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而产生和形成的。广义上,是建立和实施低保制度过程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的总称;狭义上,主要指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在接受低保申请、进行调查、公示、审批、复核低保待遇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包括: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是低保工作的门面,更是低保整体工作的一个浓缩。低保档案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低保工作的水平可以从低保档案上直观地反映出来。针对城市低保档案管理的现状,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应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一)制订实施细则,明确低保档案管理的具体办法。

  对于低保档案材料的收集、具体分类、保存时间、存放方式档案管理的任务及办法制定具体的规定。对具体负责低保工作人员进行低保档案的业务培训,对于与低保有关方面的文件、申请、低保申请人的个人资料、家庭成员的工资收入,都必须资料齐全。

  (二)加大低保档案作用的宣传

  低保档案是社会保障事业中的一个分支,可低保档案的利用常被社会忽视。随着低保的普及化、广泛化和政策化,低保档案显得越来越重要,低保档案它是记录低保工作的重要载体,对社会保障事业现阶段或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低保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加大对低保档案作用宣传的力度,提高广大百姓对低保档案的认识。

  对低保档案作用进行宣传应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可以通过网络,介绍低保档案工作情况以及低保档案的相关知识;

  2.利用广告、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媒介等形式,及时进行有关低保档案的宣传;

  3.走上街头或上门宣传的形式,使广大百姓对低保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不断的增强、加深,从而提高每一位公民的社会保障意识。

  (三)加强对低保档案的规范、标准化管理

  实行对低保对象电子档案的管理。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低保工作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在完善文字档案的同时,加快做好城市低保对象的电子系统的建设的步伐。建立低保对象家庭电子档案,将城市低保对象家庭信息录入计算机,实现低保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确保低保工作有序、规范进行。

  (四)对低保档案实行动态调整

  每年国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额不同,各地区实行最低保障标准也不一样,享受低保对象也就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再就业、社会帮助以及各种努力,有些低保对象说不定变成富翁,而有些富翁或因故却变成了贫困者,诸如此类现象如不及时把握,对低保对象进行调控,就会使低保政策失去应有的作用,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发展。所以,对城市低保实行动态调整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应及时完善低保档案,对低保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在档案动态管理中,对停发时间、人员、原因及享受金额调整情况,一一进入档案。新增人员及时完善档案内容。确保低保台帐与低保文字档案、电子档案的数据统一。对不符合低保政策规定的条件就立刻拿掉。

  (五)建立低保档案管理制度

  1.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档案专业知识,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完成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鉴定工作。做好档案利用的登记。

  2.及时收集单位在低保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文件、材料和上级下发的有关低保政策方面的文件材料,以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完整、准备、齐全。

  3.对单位现行的文件材料做到一月小清,季度中清,半年大清,年终彻底清理。

  4.每年的六月以前,完成前一年文件材料的立卷、归档任务。

  5.在档案工作的业务上,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上级档案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六)努力建立低保信息系统

  民政工作的任务日益繁重,要将好事做好,必须创新工作机制,有条件的单位,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低保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平台,实施对低保业务的预警和监管,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应保尽保”的早日实现。

  “城市低保乱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把好低保档案材料收集入口这一关,把好入口关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要做好低保档案的建立,加强对低保档案的管理。当然,“城市低保乱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从低保档案材料收集入手把关,仅仅是遏制“城市低保乱象”的主要措施之一,也就是说,除了加强对低保档案管理以外,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方说:政府主管部门的认识问题,从事低保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低保政策的宣传问题等等,只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城市低保乱象”才会得到有效遏制,党的政策才会得到真正的落实。

  参考文献:

  ①朱玉媛、彭潇敏:我国社保档案管理现状与分析》[J],《档案学通讯》,2008(5).

  ②何文丽、景振华:《关于加强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的通知》[J],《中国档案》,2008(7)


透视“城市低保乱象”,加强城市低保档案的管理

1044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