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创新与服务的思考
张 淀 怀化市电视台档案室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社会基础管理的档案工作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红头文件”供百姓查阅,更是搭建了政府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参与意识大大增强,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而是要求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程度上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这必将引起档案信息服务方式的重大变革,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是档案工作的必然选择。因此,档案工作一定要不断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变化,解决新问题,寻求新发展。怀化市档案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创新与服务作为档案工作的切入点,有效地促进了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适应新形势,把握档案工作创新与服务的关系
近年来,怀化市档案局积极探索工作机制创新,勇于实践,不断加大服务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档案事业的发展,赢得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
1.创新是途径,服务是主题。服务是档案事业永恒的主题。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曾在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上强调指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好档案工作,加快推进“三个体系”建设,促进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科学发展服务,同时加快实现档案事业自身的科学发展。从杨冬权局长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档案工作的根本任务。构建“三个体系”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怀化市档案局紧紧围绕“三个体系”建设,坚持“依法治档、科教兴档”的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了“创新活档、服务立档”的具体工作方针,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发展档案事业的新思路,坚持用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武装全市档案工作者的头脑。他们充分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工作的外部环境、服务需求、技术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原有的工作模式、工作内容、工作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打开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就必须在继承以往好的做法的基础上,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大胆创新,为促进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创新是动力,服务是目的。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是档案工作发挥最大作用的前提。创新为档案服务提供的是动力、是源泉。提高服务水平是创新的目的,只有在服务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加强服务,才能取得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在服务中求创新,是由档案工作自身的性质与发展趋势所决定的,档案工作的服务性是档案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档案服务是档案工作的中心,档案工作通过服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创新中探求服务质量的提高,是档案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要使档案工作真正为现实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就必须在创新上下工夫。只有这样才能于千丝万缕中找出热点,于繁杂工作中破解难点,于平凡工作中干出亮点。
二、明确新任务,认清现阶段档案工作创新与服务中存在的难点
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怀化市档案局的决策者们认识到档案是档案部门为社会服务的最主要的物质资源,社会需要就是档案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但现阶段档案工作的创新与服务,仍存在不少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问题和难点:
一是服务机制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民众需要。首先,思想观念滞后。“重收藏保管,轻开发利用”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一大批极富价值的珍贵资源“养在深闺人末识”。其次,馆藏结构不合理。大多数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以文书档案为主,专业档案多在基层档案室保存,主要为机关内部管理服务,对实物、音像、照片等特殊载体档案的收集缺少长远、系统的安排,档案信息资源的分散,导致了管理无序、重复建设等问题的发生。第三,服务方式还处于被动服务状态。档案服务的方式仅限于提供证明,复制资料,形式比较单一。此外作为档案部门,开放档案的步子还比较小,开放档案信息的内容还受到很大限制等等,这些都影响到档案服务工作的开展。
二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变化。当前,档案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思想障碍。比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许多思维定势还不同程度地影响档案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有的片面强调原则,习惯按照既定的条条框框办事;有的片面强调继承,缺乏辩证的观点,对过去的做法一味照搬照套,因循守旧,食古不化。所有这些,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信化、观念陈旧的表现。导致在工作上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出不了新意。迈不开步子。到头来,怨天忧人,落后于形势,打不开局面。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蓬勃兴起的新形势下,档案事业发展的诸多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寻,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唯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才能在探索中前进,于创新中发展。
三是宏观监管与微观实际相脱节。首先是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主要是针对行政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指导,并且多数只是对文书档案的指导。随着计算机应用于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工作与办公自动化紧密相联,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档案。这就要求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必须做到一专多能,才能适应当前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但目前大多数档案工作人员对文书档案业务知识比较精通,而对科技档案、特别是对一些重点建设项目的专门档案以及计算机知识相对薄弱,在业务工作中往往出现回避难点、有问无答等情况,这就造成了各单位档案不能及时立卷归档、随便搁置以至于丢失等现象的发生,势必会影响档案工作的开展。其次是要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价值必须做好前端控制。但就文件与档案工作而言,档案部门对文件处理工作只能是提建议,不具有强制管理性,因此当出现问题时,总有些亡羊补牢之感,为时已晚。
三、担负新使命,用创新服务的举措推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档案和档案工作日益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社会各界人士出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投资兴业等需要,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服务性文件的需求越来越大,公民利用档案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怀化市档案局坚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加强创新与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价值,使全市的档案工作充满勃勃生机。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档案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宣传工作的长期性和紧迫性,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性地做好档案宣传工作,建立起长效的宣传机制,让宣传工作成为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助推器。要树立“大档案”意识;树立贴近社会、贴近中心、贴近百姓的新观念;树立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并与各单位广泛联系的新观念。要善于从档案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上寻找突破点,从档案与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上寻找切入点,借助新闻媒体、报刊杂志、信息化网络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宣传,从而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二)创新服务方式。要做好档案工作,途径和环节很多,首先要抓住业务培训这个“龙头”这个不放松。从某种意义上说,业务培训是做好整个档案工作的起点,是档案干部提高素质的必由之路,是整个地区档案工作水平提高的必然选择。加强档案业务培训必须和基层以及档案人员自身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要采取定点式业务培训。基层单位需要什么,档案部门就培训什么,点对点、一对一地讲标准,教方法,着眼于提高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其次是要不断扩宽服务领域。档案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不仅遍布在机关、企事业单位,而且遍布在社区、家庭等方方面面。涉及范围广,工作面大,只有在不断开辟档案工作新领域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档案的价值,才能更大限度地实现档案服务方式的创新。如中方县档案局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需要,创新服务思路,按照“标准要高、要求要细、作用要实”的原则,选取了“一镇两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试点,组织业务骨干加强指导,积累经验,培育典型,为在全县推广奠定了基础。三是要注重用现代化手段来推动。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政府信息化工程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利用现代化设备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不仅能使档案工作更加简洁高效,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作用,进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档案资源。如中方县档案局采用现代化手段整合、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依托县党员教育网络优势。启动“村村通”工程,使老百姓不出村就可以查到所需档案信息。此外,利用现代化手段还可以整合民生档案资源服务群众;整合企业信息资源服务经济发展等等。
(三)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首先注重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要解决能力问题,即档案干部要能干,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胜任本职岗位的需要; 二要解决工作动力问题,即档案干部要肯干,要有工作追求,热爱本职岗位;三要解决凝聚力的问题,即档案干部要善干,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具有团队精神;四要解决工作魄力问题,即档案干部要敢干,敢于实践,敢干大胆实践,培养永不言败的精神,成为敢争一流的人才;五要解决抗压力问题,即档案干部要恒干,在压力面前不畏难,坚持不懈,直至圆满完成工作目标。其次,注重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一是着力增强业务素质。要熟练掌握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主动学习指导工作的业务规范。要刻苦学习和档案工作密切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要刻苦钻研档案业务,熟悉本职工作,提高独立承担和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和疑难问题的能力,提高协调组织的能力,提高办文办事的能力。二是着力增强驾驭工作的素质。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开拓进取,不等不靠、要敢于承担工作,并想方设法地完成。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善于发现、思考,善于研究、解决新问题,保质保量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加强创新与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永恒主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价值,是档案工作的性质使然,更是档案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只有不断地探索创新与服务这个主题,才能永葆档案工作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