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吴青霞
工作单位:湖南科技学院档案馆
摘要:依法管档,是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地方高校依法管档的实践中分析问题的症结,从夯实业务建设、改进宣传方法、启动激励措施等方面寻找良策。
关键词:地方高校 依法管档 路径
“依法治档”是以档案法律体系所提供的规范为依据,科学地管理档案事务,合理地调整档案社会关系,推动档案事业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1】各级党委和政府,档案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档案馆 、相关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和公民是治档的主体。[2]高校档案馆作为主管高校档案业务的内部机构,主要承担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综合规划学校档案工作,拟订学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并负责贯彻落实的职责。在“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全社会各行业法治建设”的新形势下,依法治档的重要意义不断凸显,高校档案部门应抓住发展机遇,加快推进高校依法管档,彰显高校档案工作服务依法治校建设的勇气和担当。
近年来地方高校依法管档的实践
地方高校以《档案法》为纲,以《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为领,开展了大量有效的档案管理实践。
1.撤室建馆,筹建档案管理机构。贯彻档案法律法规要求,依法筹建高校档案管理机构,是档案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自2008年教育部、国家档案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27号令)颁布实施以来,湖南省地方高校对照法令精神,结合各单位实际,积极开展档案机构建设。据调查统计:全省28所二本高校先后撤室建馆;成立档案工作委员会;整合高校档案资源;把档案工作列入学校发展计划;建立健全了覆盖全校的档案工作网络等等。这些工作实践都为档案工作的依法开展提供了保障。
2.建章立制,为依法管档保驾护航。管档制度的严密性和和执行制度的严肃性是规范高校档案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各高校对原有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新增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力求用制度的规范性和实用性,来确保档案工作有章可循,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省内二十几所地方高校基本都修订颁布了《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档案实体分类方案》、各类《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了档案各项业务工作制度,使档案基础工作得到提升,为依法治馆和依法管档创造了有力条件。
3.发挥业务指导监督职能,确保依法管档见成效。加强高校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与监督,这是确保依法管档的重点。 意识到这一点,湖南科技学院档案馆在建馆之初,针对部门归档率和完整率不高的情况,深入各职能处室、及各学院调查研究。针对个别档案材料积存严重的单位,上门指导他们对积压的档案进行立卷移交。对校属单位归档移交上来的材料,对照《归档范围与期限表》一一审核是否漏归、错归。对漏归、错归的部门一律打回去重新立卷才算过关。归档工作结束后,对归档优秀的单位进行通报表扬。通过这些措施,按照科学规范、有序递进、系统运作、保质保量的要求,近两年我校新新建起了照片、基建、设备3个大门类;各处室归档率达到98%以上。同时通过深入到立卷单位宣讲档案工作程序与法规、为各单位提供周到的档案立卷指导服务等方式,加强了与各单位的联系,提高了校属部门的档案意识与对档案工作的认同。
4.以培训为抓手,着力提高师生档案法制意识[3]。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全校师生档案法制意识,是高校档案法治建设的前提。近年来,省内二本高校档案馆围绕国家颁布的档案工作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学习活动。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先后组织基层档案员开展《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湖南省档案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学习;组织新入职的档案员参加省局、市局举办的档案法制培训;邀请市保密局专家来校为基层档案员作《保密法》专题讲座;深入学校机关部门、学院、课题组,发放《档案法规汇编》。组织部分师生参加国家档案局“剑南春杯”法律知识竞赛;利用6.9国际档案日举办档案法规宣传月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为校园档案法制意识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高校档案依法管档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档案法治建设在省市档案行政部门的行政执法监督下,机构建设、资源建设、法制观念等方面均取得了大步发展,但是与依法治档的要求相比,在观念意识、方法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明显的问题。
档案法治意识淡薄随意。该问题的突出表现是:部分领导分而不管;档案工作未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校属单位以利用不便为由拒交档案;不按有关规定收集档案;抵触部门立卷制度,认为立卷整理是档案馆的事情;管档人才配置、场馆条件堪忧;档案经费投入不足等。上述种种表现,直接导致原始材料残缺不齐、管理不规范和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等弊端显现。
2.档案法治宣传单打独斗,方式古板。高校档案部门作为学校的一个内部机构,处于高校工作的边缘地带。同时档案工作专业性较强,往往将档案法治建设仅看作是本部门的“内部工作”、“专业工作”,常出现馆内热闹馆外冷清现象【4】。这种工作模式的封闭性,导致档案法治宣传显得老生常谈,缺乏新意。因此档案法规宣传活动只见档案部门自说自话,效果如何可想而知了。
3.档案考核只罚不奖,奖罚分离,导致基层档案员工作热情锐减。在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档案行政部门在考核高校档案工作时,往往把目光集中在档案的违纪违法处理上,而忽视或无视对档案工作出色单位或个人的奖励。依法治档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档案行政目标的实现,其途径不仅可以是对档案违法行为进行制裁,更应该通过档案工作的奖励来树立先进典型和正面榜样,对优秀业绩鼓励和弘扬。在当前档案法规中,无论是《档案法》、地方档案法规还是行业档案规范中,均设有比较详细的奖励条款。如:《档案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和提供利用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在《湖南省档案工作条例》第三十一条中规定:抢救、保护、捐赠档案或者在档案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者个人,由人民政府或者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六章第三十九条中,列举了五条有关奖励的条款。可见,档案奖励和档案处罚是形影随从,不可偏袒,无视档案奖励,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在档案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各级人民政府还是档案行政部门,没有把档案行政奖励真正落实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挫败了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遏制了档案事业绿色发展。
三、改善地方高校依法管档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我国档案工作法治建设的力度明显增强,从《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以下简称30号令)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们切实体会到了党和国家对档案法治建设的要求与决心。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落实《意见》的有利时机,探索依法管档的机制,把高校档案事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1.加强高校档案业务建设,夯实依法管档基础。无论是《档案法》、27号令还是《意见》,都把坚实的档案业务建设放在了根本的位置。因此,高校档案门要把档案业务建设放在首位,重点突出馆藏的丰富、门类的齐全、管理的规范的建设上,打造出突出各校特色的高容量的档案大数据库。同时要创新服务思维,要在信息开发利用、服务学校发展的现实下功夫。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抓住发展亮点,深度挖掘馆藏资源,开发出宣传本校亮点的优秀档案文化产品,通过出版编研作品、举办展览等形式提供主动服务,把馆藏由静态转为动态,以作为赢得学校的认可。
2.改进宣传策略,提升法治宣传成效。高校档案部门要想顺利推进依法管档,行驶好法律赋予的职能,需要全校师生的理解与支持。针对高校依法管档的最大阻碍是档案意识不足的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改进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方法。一是争取学校领导层的支持,主动向领导层汇报学校档案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将对学校各项工作产生的不良影响。站在学校法治建设的高度,思考档案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及时将档案法治建设的规划、目标、制度、措施、工作内容、条件保障等融人学校法治建设中,并成为学校法治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确保档案法治建设的顺利开展。【5】二是创新宣传方法,要勇于“走出档案馆”进行宣传活动。如与学校宣传部、校园网络部、工会、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等部门进行合作,通过校报、校园网、学生社团等平台,将档案法治建设中鲜活的典型案例,通过讲故事、演剧本等形式,以案说法、以例释法,寓教于乐的形式,来促进全校师生认识法律、理解法律、遵守法律、增强法治观念。此外,高校档案部门还应积极探索与校外单位合作,提升学校档案法治建设的影响力。如湖南科技学院档案馆与永州市人才交流中心、广电中心共同录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宣传片在电视媒体宣传;利用6.9国际档案日,在校园开展免费指导教职工建家庭档案、毕业生档案转递咨询等活动,耐心解答师生的档案政策咨询,在师生中取得良好的宣传效应,其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三是要善于使用新媒体手段宣传档案法规。高校档案人员要更新现代信息传播理念,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依托现代传播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将档案法治建设全天候地渗人到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中。通过上述打造档案法治建设新平台的方式,使档案法治建设由静态到动态,由单向型、灌输式到互动型、分享式,最终将扩大档案法治建设的影响力。
3.贯彻实施档案工作奖励机制。【6】档案行政奖励是档案行政执法的另一种形式,是受档案法规保护与授权的行为,建立实施档案奖励制度是档案法治的必然。因为档案奖励制度的推行,可以大大提高档案工作的生产力,改善档案事业的生态。在高校,档案工作在行政工作中一直处于非核心地位,在行政资源的分配上处于劣势。如果不建立档案激励机制,会导致档案生产力直线下降,会使高校依法管档的能力大打折扣。而建立和贯彻档案奖励机制,能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可以弥补档案管理体制的缺陷,提高档案工作生产力,为高校档案管理向现代化水平推进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因此,高校奖励档案工作奖励机制的建设势在必行。一是国家档案行政部门要会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人社部门共同制定出台纲领性的可操作性的奖励法规。二是高校档案部门要根据国家档案行政部门制定的法规结合本校实际进行细化,具体化,以便于执行。如:制定对档案工作绩效考核的奖励办法;对档案宣传工作的奖励办法;对档案捐赠行为的奖励办法;对档案学术研究的奖励办法;对档案保护工作的奖励办法等。
依法治国新时代的到来,是依法治档各项机制贯彻落实的有利时机,档案事业的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地方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利用新形势、新精神、新政策开展档案管理,提升档案工作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忠海.依法治档所依之“法”是什么?——是《档案法》还是与档案、档案工作有关的一切法律、法规和规章[J].档案管理,2011(3):10-14
[2]邓涛.依法治档的内涵与重点[J].北京档案,2005(4).
[3]、[4]汪洁.新时期高校档案法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兰台世界,2014(3):34-35
[5]关于档案工作奖励制度的调查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5(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