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档案馆2019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湖南省档案局 hnsdaj.hunan.gov.cn 时间:2020-09-03 【字体:
  

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增强责任意识,规范支出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档案事业发展,根据《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湘财绩〔20204号)要求,我组织开展了绩效自评工作,对本部门2019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进行了考评,形成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单位)基本情况

(一)机构及人员情况

根据《关于湖南省档案馆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的通知》(20199),湖南省档案局(馆)更名为湖南省档案馆,作为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管理的正厅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原湖南省档案局(馆)的行政职能划入省委办公厅。机构改革后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我馆内设8个职能处室,分别为综合部人事教育部、科技信息部、征收整理部音像采编部、保管技术部、查阅利用部、编研展览部。现有在职干部105人,离休干部6人,退休干部82人。聘用人员9人。

(二)主要职能

机构改革后,湖南省档案馆主要承担以下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我省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定,制定和实施本馆档案管理制度、业务标准和技术规范。

2.指导属于省档案馆接收范围的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开展档案咨询服务。

3.承接永久保管的按规定移交进馆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资料,保守党和国家机密,维护档案完整;承担馆藏档案的整理和鉴定,编制检索工具。

4.负责征集散存在社会上的其他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资料;负责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大事件档案资料的收集。

5.负责安全、科学保管省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按规定移交进馆的档案资料;负责开展馆藏档案资料的保护、修复、复制和统计等各项基础工作。

6.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负责省本级重要政务数据、电子档案的接收、长久保存和日常管理,采用先进技术管理档案资料,保证数字档案资源的真实、完整和有效利用;负责推进档案信息网络建设、档案数字资源跨区域、跨部门共享利用工作。

7.负责做好省本级档案资源信息开发与利用工作。承担省委、省政府、省直机关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公开信息的收集、管理并提供查阅利用等工作。

8.负责开展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推进档案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

9.负责省本级馆藏档案的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指导各级综合档案馆重点档案资源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10.负责开展档案资料的分析、研究、宣传和档案文化建设,举办档案陈列展览,满足社会档案文化需求。

11.协助全省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相关工作。

12.负责指导档案学会开展档案学术研讨、对外交流、档案业务培训。

13.承办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基本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机关和档案馆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2019年度基本支出3173.89万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工资福利支出2192.63万元,包括在职人员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励工资、社会保障缴费、其他工资福利等支出。

2商品和服务支出483.47万元,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维修(护)费、公务车辆购置运行费、其他商品服务等支出。

3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497.78万元,包括住房公积金、离休费、离休医疗费等支出。

4、“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19年三公经费支出26.76万元。因公出国(境)费1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1.07万元,公务接待费5.69万元。

(二)项目支出情况

1、档案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投等情况

为完成全省档案工作任务及事业发展目标,2019年省财政安排档案事务补助经费1000万元,其中省档案馆本级730万元,对市县专项转移支付270万元。

2、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本级完成项目支出1445.12万元,主要用于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档案编研与利用、档案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及档案宣传、档案利用与开发、档案信息管理与馆藏档案数字化等方面。

专项转移支付270万元,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引导和市、县档案保护开发和档案资源建设工作,重点进行了湖南政权建设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湖南档案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档案两个专题数据库建设,以及乡镇档案管理示范点创建等工作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我馆无政府性基金预算开支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我馆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开支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我馆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开支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预算配置情况

合理编制部门预算。我们严格按照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按编制内实有人数和规定的政策标准编制人员经费预算。按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公务支出管理的规定,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公用支出经费预算,“三公”经费预算未超年度预算,也未超过上年。根据档案事业发展需求,组织项目部门申报项目绩效目标,细化编制项目支出预算。2019年年初预算安排3587.43万元,较上年减少65.32万元。

1在职人员控制。省编委核定我局事业编制114个,2019年年末实有在职人员105人,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105/编制数114×100%=92.11%,将在职人数控制在编制内人员经费预算得到有效控制。

2“三公”经费预算控制。2019年“三公”经费预算45万元,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45-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59/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59]×100%=-23.73%。主要是减少了公务用车购置和维护预算

(二)预算执行情况

1、预算批复情况。经省十届人大次会议审查通过,省财政厅批复,核定我2019年支出预算(转移支付支出)3587.43万元,其中:经费拨款收入3414.43万元,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173万元。

2、预算调整情况。预算追加:2019年追加预算1602.47万元,主要包括中央档案馆空调更新项目2019年收回资金再安排756.23万元,追加了在职和离退休人员绩效奖和综治奖491.33万元,机构改革退回预算254.91万元以及教科文支出100万元。2019年预算调减45.45万元,包括收回一般性支出指标42.2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缴费的指标3.25万元。预算调减后,实际追加预算1557.02万元,2019年我馆实际收到一般公共预算共计5144.45万元。

3、上年结转资金495.78万元。其中基本结转 253.95万元,项目结转241.83万元。

4、年末结转结余情况。2019年末一般公共预算转结余1021.23万元。基本支出结转645.29万元,项目支出结转结余375.94万元。形成资金结转结余的主要原因:部分项目如省档案馆中央空调改造、民国档案数字化、档案开放利用平台还有部分项目尾款及质保金未能年内支付,需跨年执行;基本支出中我馆严格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开展节能环保型机关建设,2019年会议费、培训费、水电费等一般性支减少。

预算完成率=(上年结转495.78+年初预算3587.43+本年追加预算1557.02-年末结余1021.23/(上年结转495.78+年初预算3587.43+本年追加预算1557.02×100%=81.89%。

(三)预算管理

1公用经费控制

日常公用经费主要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我严格执行预算及财经法规、财务制度,较好地控制公用经费支出。2019年全年公用经费支出483.47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483.47/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533×100%=90.71.11%。

2“三公”经费控制

“三公”经费主要用于满足机关运转、开展档案业务工作安排的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用、因公出国(境)支出、公务接待费用。

2019年三公经费支出26.76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0万元,经省外事侨务部门审核批准,我馆2019年派1人赴俄罗斯、匈牙利征集红色档案,选派1名干部参加国家档案局组织的赴德培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1.07万元,用于6台公务用车的日常维修维护费、燃油费、保险费、通行(停车)费等。公务接待费5.69万元主要用于接待上级部门来湘调研指导工作、兄弟省市档案部门工作交流和下级档案部门工作人员。“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26.76/“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45×100%=59.47%,“三公”经费较上年增加13.27,主要原因有:2019年按照国家档案局的要求,选派了1名青年干部赴德进行档案培训,因公出国(境)费用增加了6万元;公务接待费我馆在压缩接待批次,减少接待人数的基础上仍较上年增加了3.34万元,是由于按照新的文件,公务接待用餐标准由40元/人提升至140元/人导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较上年支出增加3.93万,主要是由于公车使用年限增加导致维修费用上升所致

3政府采购执行情况

按工作实际需求、配置标准编制采购预算,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和相关政策要求进行政府采购。2019年我馆年初安排政府采购预算462.10万元,上年结转采购预算756.23万元,2019年批复增加政府采购预算144.2万元,主要有货物类新增了库房密集架和空调设备的政府采购预算69.2万元,服务类增加了档案展览的政府采购预算75万元。2019实际完成政府采购1353.81万元,其中货物67.06万元,工程类702.83万元,服务类583.92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1353.81/实际政府采购预算数1362.53万元×100%=99.36%。

4健全管理制度

我馆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关于明确省直党政机关公务活动用餐有关事项的通知(湘财行201862)以及省直单位有关差旅、会议、培训有关规定的要求,并专门制定了《湖南省档案馆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规范好各项公务支出。做好内控体系建设对预算管理、收支业务、政府采购、资产控制、工程项目和合同等六大方面经济业务的业务流程、风险点、业务流程、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构建了较为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2019我馆在机构改革后重新修订了《湖南省档案馆预算管理制度》、《湖南省档案馆收支管理制度》、《湖南省档案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制度》等6个财务制度,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了相关工作流程,使财务管理和工作机制更规范有效

5资金使用合规

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及财务制度,按流程进行作业。确保各项支出符合财务制度的规定。严格履行项目资金申报、审核程序重大项目支出党组研究决定。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参与货物、服务、工程的采购;对资金的使用开展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和绩效管理,切实做到责任到位、监管到位。    

6、严格资产管理

合理配置资产。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文件规定,坚持科学合理、优化资产,勤俭节约,从严控制的原则,根据履行工作职能的需求合理配置资产。

加强日常维护。固定资产使用人负责资产的日常维护保养,保证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按程序处置资产。机关处置资产,依据资产清查报告,由综合部会同技术部门审核鉴定,提出处理意见,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处置,单件资产价值超过50万元或批量资产价值超过100万元按照规定报省财政厅审批。

每年定期组织资产清查,对资产进行账实核对,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7、预算决算信息公开

部门预算、决算经省财政厅批复后,均能按要求的时间节点及时在湖南档案信息网上公开,保证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四)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及分析

    1、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19年湖南省档案馆砥砺前行,锐意进取,推动档案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基本完成,部分绩效目标超额完成。

1馆藏档案数字化和红色档案资源开发项目年初绩效目标主要是实施传统纸质档案数字化,满足数字环境下社会各方面高效便捷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保护档案原件的要求;整合和开发省内、海外红色档案资源, 加强档案文化建设。2019年我馆超额完成了相关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如下①完成馆藏民国档案数字化204万页,39万页缩微胶片;②新增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数字档案资源库全文数据80万页;在长沙地铁2号线迎宾路口站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档案文献展”,展览覆盖人群近300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和较好的社会效益;与湖南日报社、省档案局联合推出了“回望初心——红色档案背后的故事”专栏,刊登稿件21篇;《湖南档案馆馆藏红色文献选萃》已报国家版权部门审批,即将公开出版。

2)档案宣传与爱国主义基地建设项目主要绩效目标是利用省馆爱国主义基地和社科基地的便利开展各项档案文化和交流活动,进行“6.9”国际档案日宣传,向社会推介和宣传档案工作,该项目实际绩效完成情况如下:在华声在线、新湖南客户端配套推出红色档案视频8期,利用馆藏档案资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②在省档案馆爱国基地举办“6.9”国际宣传日活动1次,举办了“档案馆开放日”“主题党日”“暑假社会实践”等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活动22批次,印发宣传折页1万余份,共接待各类来馆参观人员3200多人次,向全社会宣传推介档案工作。

3档案抢救保护项目年初设立的绩效目标是运用传统档案修裱技术、现代高仿真复制技术和微生物研究技术对馆藏珍贵档案进行抢救与保护,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对接收进馆档案进行消毒,做好安全保管和防护工作。实际完成抢救修复馆藏档案60000多页;②对接收入馆的涉改单位档案60000多卷进行消毒入库,安全保管。整理国企改革档案2.8万余卷,219家24万余卷国企改制档案整理任务全部完成。

4档案资源建设项目主要绩效目标是定期接收省直机关单位到期档案及资料,对各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征集珍贵档案,征集社会散存档案资料;规范的整理和科学地管理实体档案,保证档案的安全和提供利用;从事全省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声像档案的采集、整理和存储工作。截止年底该项目绩效目标达成情况如下:为省委办公厅等20家单位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提供档案复印、拍摄、仿真服务近4000页;服务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活动,从馆藏档案中筛选档案60件,为活动展览提供候选档案16件;省政府办公厅建设“陈列室”提供档案原件15件,仿真件28件146页;完成省人大、省政协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现场档案采集31次,采集照片2700张、视频13小时,共82.99GB。⑤从海外征集红色档案进馆4千页,涉及到毛泽东、刘少奇、徐特立等70位中共早期赴苏湘籍人员

    5档案编研与利用项目年初绩效目标是提供馆藏档案资料、馆藏政府公开信息的查阅、复制、摘抄和咨询服务;承担馆藏档案资料利用登记、统计、利用情况的反馈和效益分析。实际绩效目标达成情况如下:全年接待来馆查3000人次,来函来电咨询或查阅档案260人次,调阅纸质案卷10000多卷次,为单位和个人出具各类证明材料256份;编印2018年度省委省政府惠民文件汇编》和2018年度档案利用典型事例》500册

6)档案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改造项目绩效目标是改善档案保管环境,对省档案馆办公设施和设备进行修缮维护。2019年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①着力档案馆用房内部调整和挖潜,新增库房面积320平方米,增加档案密集架设施,预计可存放各类档案12万卷左右;②改善办公环境,对办公设施设备进行维护。

7)省档案馆安全体系项目的主要绩效目标是对电子文件接受与保存系统、档案开放利用系统进行等级保护测试,确保系统安全;加强湖南省档案馆办公设备、机房、视频监控的维护;对馆藏档案数字化服务器进行升级,建成开放档案利用平台,实现上网信息的安全管理。截止至2019年年底,完成了对馆藏资源服务器数据进行离线备份,备份离线数据16TB,档案开放利用平台建设已经通过政府采购招标,目前正在加紧实施中。

湖南省档案馆中央空调更新项目是年内一性项目,主要对省档案馆原旧中央空调进行改造更新,使之能正常制冷并达到节能环保目的,改善省馆档案保护环境。截止到2019年年底,该项目改造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新的中央空调系统主体结构已完成投入使用,工程进入验收收尾阶段

2、整体支出绩效分析

1)运行成本管控方面

2019湖南省档案馆在职人员控制率为92.11%,比去年略有下降,人员经费预算得到有效控制。2019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加强公共节能机关建设,鼓励办公耗材循环利用严格落实节油、节水、节电等节能指标,特别是加强对日常办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及“三公经费”等公用经费支出的管理。2019年水费、电费、差旅费支出比上年减少35.16万元,同比减少31.93%。机构改革后我馆承担的相关行政职能有所减少,2019年会议费和培训费支出比上年减少11.78万元,降幅达84.26%。“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26.76/“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45×100%=59.47%,“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增加13.27,是由于2019年按照国家档案局的要求,选派了1名青年干部赴德进行档案培训,因公出国(境)人数比上年增加1人,用较上年有所增加公务接待费由于执行新的公务接待用餐标准,公务接待支出有所增加;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较上年支出增加3.93万,主要是由于公车改革后我馆保留的6辆公务用车使用年限逐年增加导致维修费用上升所致。从整体支出来看,2019年馆在落实好各项勤俭节,严格经费和资产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履职运行成本管控较好,实现了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一般性开支压减10%。

(2)管理效率与履职效能方面

2019年湖南省档案局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在档案服务中心大局、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彰显作为,实现了档案资源建设量质并举和档案基础业务的提质增效。

    2019年省档案学会组织开展“档案人精准扶贫”征文评选,在全省范围评选出获奖征文共计85篇;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数字档案资源库新增全文数据80万页;指导全省污染普查档案整理工作,编写《湖南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档案整理操作手册》,在全国推广。做好了16家涉改单位档案业务指导、质量检查和接收入馆工作,已接收涉改单位档案6万多卷。服务企业转型发展,整理国企改革档案2.8万余卷,219家24万余卷国企改制档案整理接收任务全部完成。

为深入推进主题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档案资源服务。在长沙地铁2号线迎宾路口站先后举办了4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档案文献展”,展览覆盖人群近300万,新媒体客户端受众达数千万人次,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国际广告节金鸮公益广告奖。与湖南日报社、省档案局联合推出了“回望初心——红色档案背后的故事”专栏,刊登稿件21篇,其中14篇被“学习强国”、“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光明网”党建频道等媒体转载;在华声在线、新湖南客户端配套推出红色档案视频8期。《抗战时期湖南人口伤亡及财产损失档案汇编》(2册)正式出版,《湖南档案馆馆藏红色文献选萃》已报国家版权部门审批。

为各项中心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档案支撑服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村试点经验在全国村级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服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止12月,全省土地确权档案整理已基本完成,移交纸质档案进馆872.6万卷,电子档案及备份超过800 TB,有73个县市区确权档案进馆率超过90%,23个县已经申请省级专项验收,相关工作得到农业农村部肯定。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省委组织部等20家单位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提供档案复印、拍摄、仿真服务近4000页。服务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活动,从馆藏档案中筛选档案60件,为活动展览提供候选档案16件。为省政府办公厅建设“陈列室”提供档案原件15件,仿真件28件146页。

2019年馆藏档案资源总量超过120万卷,馆藏数字化档案副本超过1200万画幅。2019年完成20个单位15余万档案的接收及整理工作。完成省人大、省政协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现场档案采集31次,采集照片2700张、视频13小时湖南省图片中心、公务礼品档案库等各门类馆藏资源不断扩容。积极推进中共早期赴苏湘籍人员档案工作共征集进馆相关档案4千页,涉及到毛泽东、刘少奇、徐特立等70位中共早期赴苏湘籍人员,档案翻译工作和深度编研正稳步推进

2019年我们按照剑飞秘书长提出的加强内部挖潜指示精神,着力档案馆用房内部调整和挖潜,新增库房面积320平方米,预计可存放各类档案12万卷左右。向省领导汇报相关情况,争取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强化档案抢救保护,抢救修复馆藏档案6万多页。组织2019年科技项目立项评审工作,1项获得国家档案局立项。深入开展档案馆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完成了在馆藏档案中霉菌的提纯和档案封皮的酸碱度测试工作

档案资源数字化步伐不断加快。大力推进“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战略,加快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进度,完成馆藏民国档案数字化204万页,39万页缩微胶片。组织全省国家重点档案基础目录体系建设,严把质量关,汇总15家单位65万条目录报送国家民国档案目录中心。湖南政权建设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湖南档案专题数据库新增100万页全文数据。与专业机构合作,对民国档案人工智能著录课题开展研究。

(3)社会效应方面

为更好地发挥档案资政育人的作用,2019年省档案馆积极克服档案馆展厅空间限制的不利条件,变短板为优势,把档案展厅搬到地铁站厅,搬到群众身边,在地铁站点举办展览4期。立足红色档案展品开发音视频等数字档案资源并通过二维码推送到群众指尖。展览覆盖人群近300万,新媒体客户端受众达数千万人次,极大的扩展了档案展览的社会效应。同时,我馆依托现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科普基地和学生实践基地等平台,充分发挥“近现代湖湘人杰图片展”和“江永女书文化展”等常设展览的社会功能,举办了“档案馆开放日”“主题党日”“暑假社会实践”等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活动22批次,印发宣传折页1万余份共接待各类来馆参观人员3200人次。

    4)社会满意度方面

2019年湖南省档案馆优化服务大厅环境,改善查阅服务流程,持续服务民生需求,档案利用服务满意度稳步提升。全年接待来馆查3000人次,来函来电咨询或查阅档案260人次,调阅纸质案卷1000多卷次,为单位和个人出具各类证明材料256份,调阅数字化档案的比重不断增加。对湖南档案信息网和微信公众号改版,优化栏目设置,加快更新频率,开发档案开放利用平台,推进档案利用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建立起函电、网络、预约、现场查阅的立体化档案查阅服务格局。编印2018年度省委省政府惠民文件汇编》和2018年度档案利用典型事例》加快群众关注的档案鉴定开放工作步伐,开展鉴定敏感词汇筛选,为大规模实行开放鉴定机选打好基础。全年共完成档案开放初审鉴定34200件,406362画幅。

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预算编制不够细 。预算编制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8月份编制下年度的预算时,通常部门工作计划要在第二年2月份才能作出,所编制的预算不够科学、不够细致,在预算执行时,出现需要调整的现象。各业务部室应做好预算编制前的调研准备工作,收集相关政策依据,测算资金来源和资金耗费;整理完善人员、设备数据库,做好统计存量资产统计;提前谋划预算年度工作,使编制的预算更科学、完整、具体。

(二)绩效目标编制不够严谨细致,项目预算测算科学性不够,不便于项目的评估验收和绩效考评。应进一步加大绩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项目执行负责人对预算绩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绩效意识;通过培训提高项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绩效目标、项目预算编制水平,把相关指标定得更加明确、科学、具有可操作。

八、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对部分项目实施进度较慢,预算执行率偏低导致扣分项较多的情况求项目实施部室专门说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给馆绩效评价小组,同时督促其就绩效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切实整改落实到位。部门绩效自评报告严格按省财政厅要求的时间节点及时在省级预决算公开平台湖南档案信息网上全文公开,保证信息资料真实、完整、准确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附件:1.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2.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3.2019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附件1

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财政供养人员情况

编制数

2019年实际在职人数

控制率

 114

 105

92.11% 

经费控制情况

2018年决算数

2019年预算数

2019年决算数

三公经费

13.49 

45

26.76 

   1、公务用车购置和维护经费

7.14

20

11.07

       其中:公车购置

0 

0 

 0

             公车运行维护

 7.14

20

11.07

   2、出国经费

4

10

10 

   3、公务接待

2.35

 15

 5.69

项目支出:

873.31 

730 

1484.28

    1、业务工作专项

 873.31

730 

1484.28

    2、运行维护专项

 

 

 

公用经费

552.64 

533 

483.47 

    其中:办公经费

358

 345

 316.43

          水费、电费、差旅费

110.10 

 81

 74.94

          会议费、培训费

13.98 

 20

2.20 

政府采购金额

——

462.10 

1353.81 

部门基本支出预算调整

——

2857.43 

3173.89

楼堂馆所控制情况
2019年完工项目)

批复规模

实际规模(

规模控制率

预算投资(万元)

实际投资(万元)

投资概算控制率

 0

 0

 0

 0

 0

 0

厉行节约保障措施

1.《湖南省档案馆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2.《湖南省档案馆收支管理制度 

说明:项目支出需要填报基本支出以外的所有项目支出情况,公用经费填报基本支出中的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

填表人:付彩霞  填报日期:2020.6.15  联系电话:18229972063  单位负责人签字:叶建军

附件2

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省级预算部门名称

湖南省档案馆

年度预

算申请
(万元)

年初

预算数

全年预算数

全年执行数

分值

执行率

得分

年度资金总额

3587.43

5182.81

4658.17

10

89.88

8.99

按收入性质分:

按支出性质分:

其中:  一般公共预算:5144.45

其中:基本支出:3173.89

政府性基金拨款:0

项目支出:1484.28

纳入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0

其他资金:38.36

年度总体目标

预期目标

实际完成情况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年度

指标值

实际完成值

分值

得分

偏差原因

分析及

改进措施

产出指标

(50分)

数量指标

档案数字化

250万页馆藏档案数字化

档案数字化204万页,缩微胶片39万页。

6

5.80

制订绩效目标时将数字化不同类型目标分别设置

档案保护

抢救修复10000件民国历史档案。

抢救修复馆藏档60000多件。

6

6

档案利用

制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档案展览1个,编纂红色档案图书1册。

在长沙地铁2号线迎宾路口站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档案文献展”,展览覆盖人群近300万,推出了“回望初心——红色档案背后的故事”专栏,刊登稿件21篇;《湖南档案馆馆藏红色文献选萃》已报国家版权部门审批,即将公开出版。

5

5

档案资源

采集“三重”照片档案500张、视频档案50GB。

完成省人大、省政协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现场档案采集31次,采集照片2700张、视频13小时,82.99GB

5

5

档案服务

提供档案利用和政府信息查阅服务4000人次。

全年接待来馆查3000人次,来函来电咨询或查阅档案260人次

5

4.08

加强档案利用宣传,向全社会推介档案工作。

质量指标

档案数字化

实施传统纸质档案数字化,满足数字环境下社会各方面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

档案数字化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数字化质量符合《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31—2005)、《民国档案目录中心数据采集标准民国档案著录细则》和湖南省档案馆的工作要求。

3

3

档案保护

运用传统档案修裱技术、现代高仿真复制技术对馆藏珍贵档案进行抢救与保护,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

档案修复质量达到国家局相关档案修复标准。

2

2

档案资源

按计划定期接收省直机关单位到期档案及资料,规范的整理和科学地管理实体档案

接收档案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8号令、9号令和10号令的要求进行了整理分类。

2

2

档案服务

提供馆藏档案资料馆藏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复制、摘抄和咨询服务

优化服务大厅环境,改善查阅服务流程,为群众提供满意的档案信息服务。

2

2

档案利用

整合开发档案资源,提供档案利用。

提高档案利用的便捷性,档案图书编辑出版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备案达到出版要求。

2

2

时效指标

档案数字化

2019年完成

2019年已经完成

2

2

档案保护

2019年完成

2019年已经完成

2

2

档案资源

2019年完成

2019年已经完成

2

2

档案服务

2019年完成

2019年已经完成

2

1.8

成本指标

运行成本

加强经费及资产管理,不断降低运行成本。

实现18、19连续两年一般性开支压减10%。

4

4

效益指标 (30分)

          

经济效益指标

行政效能

推动网上办事,提高行政效能。

提供网上档案预约咨询和数字档案查阅服务。

5

5

社会效益指标

档案宣传

通过各类档案活动向全社会宣传档案工作。

举办“档案馆开放日”“主题党日”等活动,受众人群3000多人次,向全社会推介档案工作

4

4

档案展览

挖掘档案资源举办档案展览,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在地铁站点举办展览4期。极大的扩展了档案展览的社会效应。

5

5

档案文化

促进档案文化交流活动和档案文化服务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提供档案复印、拍摄、仿真服务近4000页。服务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活动为活动展览提供候选档案16件。

5

5

生态效

益指标

省档案馆中央空调改造

空调改造项目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相关标准

采用格力中央空调主机,达到国家节能环保要求。

2

2

节能型机关建设

水电等公用经费支出

实现水电差旅费下降30%以上

3

3

可持续影响指标

档案宣传

让社会了解、重视档案工作,发挥档案的社会影响力。

开展6.9国际档案日活动,向社会宣传推介档案工作。

2

2

档案文化

发挥好档案资政育人的作用。

与湖南日报社、省档案局联合推出了“回望初心——红色档案背后的故事”专栏,刊登稿件21篇,其中14篇被“学习强国”、“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光明网”党建频道等媒体转载,极大的发挥了档案的社会影响力。

2

2

档案展览

通过档案展览,传播红色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整合和开发省内、海外红色档案资源,出版《湖南档案馆馆藏红色文献选萃》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

2

满意度

指标

(10分)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档案服务满意度

档案服务满意度达95%以上。

档案服务满意度98%

10

10

总分

100

97.67

填表人:付彩霞  填报日期:2020.6.15  联系电话:18229972063  单位负责人签字:叶建军

附件3

2019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项目支

出名称

省档案馆业务工作经费 

主管部门

 湖南省档案馆

实施单位

 湖南省档案馆

项目资金
(万元)

 

年初

预算数

全年

预算数

全年

执行数

分值

执行率

得分

年度资金总额 

730

1766.06

1484.28

10

84.04%

8.4

其中:当年财政拨款 

730

1486.23

上年结转资金 

241.83

其他资金

38

年度总体目标

预期目标

实际完成情况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年度

指标值

实际完成值

分值

得分

偏差原因

分析及

改进措施

产出指标

(50分)

数量指标

档案数字化与红色档案资源开发

250万页馆藏档案数字化,编纂红色档案图书1册。

档案数字化204万页,缩微胶片39万页。《湖南档案馆馆藏红色文献选萃》已编辑完成。

5

4.86

制订绩效目标时将数字化不同类型目标分别设置

档案抢救与保护

抢救修复10000件民国历史档案。

抢救修复馆藏档60000多件。

4

4

档案编研与利用

制作档案展览1个,提供档案信息查阅咨询服务。

在长沙地铁2号线迎宾路口站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档案文献展”,展览覆盖人群近300万。

4

4

档案资源建设

采集“三重”照片档案500张、视频档案50GB。

完成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现场档案采集照片2700张、视频82.99GB

3

3

档案宣传与爱国主义基地建设

开展主题档案活动和国际档案日活动,向社会推介和宣传档案工作。

在省档案馆举办国际档案日活动1次,举办“档案馆开放日”等公共活动22批次,印发宣传折页1万余份,共接待各类来馆参观人员3200多人次。

1

1

省档案馆安全体系

对馆藏资源服务器数据进行离线备份,建成开放档案利用平台1个

备份离线数据16TB,档案开放利用平台建设目前正在加紧实施中。

3

1.5

档案利用平台进度较慢,项目实施部门应科学规划,提前准备,加快实施进度。

省档案馆中央空调改造

完成省馆中央空调更新与改造

该改造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新的中央空调系统主体结构已完成投入使用,工程进入验收收尾阶段

5

4.5

质量指标

档案数字化

实施传统纸质档案数字化,满足数字环境下社会各方面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

档案数字化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数字化质量符合《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31—2005)、《民国档案目录中心数据采集标准民国档案著录细则》和湖南省档案馆的工作要求。

2

2

档案保护

运用传统档案修裱技术、现代高仿真复制技术对馆藏珍贵档案进行抢救与保护

档案修复质量达到国家局相关档案修复标准。

2

2

档案资源

定期接收省直机关单位到期档案,规范整理和科学地管理实体档案

接收档案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8号令、9号令和10号令的要求进行了整理分类。

2

2

档案服务

提供馆藏档案资料馆藏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复制、摘抄和咨询服务

优化服务大厅环境,改善查阅服务流程,为群众提供满意的档案信息服务。

2

2

档案利用

整合开发档案资源,提供档案利用。

提高档案利用的便捷性,档案图书编辑出版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备案达到相关要求。

2

2

省档案馆中央空调改造

空调改造需达到国家有关验收标准

该改造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新的中央空调系统主体结构已完成投入使用,工程正在决算验收。

3

2.7

时效指标

档案数字化

2019年完成

2019年已经完成

2

2

档案保护

2019年完成

2019年已经完成

2

2

档案资源

2019年完成

2019年已经完成

2

2

省馆中央空调改造

2019年完成

2019年已基本完成

2

1.8

成本指标

运行成本

加强经费及资产管理,不断降低运行成本。

实现18、19连续两年一般性开支压减10%。

4

4

效益指标

(30分)

经济效

益指标

行政效能

推动网上办事,提高行政效能。

提供网上档案预约咨询和数字档案查阅服务。

5

5

社会效

益指标

档案宣传

通过各类档案活动向全社会宣传档案工作。

举办“档案馆开放日”“主题党日”等活动向全社会推介档案工作。

4

4

档案展览

挖掘档案资源举办档案展览,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在地铁站点举办展览4期。极大的扩展了档案展览的社会效应。

5

5

档案文化

促进档案文化交流活动和档案文化服务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提供档案复印、拍摄、仿真服务近4000页。服务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活动为活动展览提供候选档案16件。

5

5

生态效

益指标

中央空调改造

空调改造项目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相关标准

采用格力中央空调主机,达到国家节能环保要求。

2

2

节能型机关建设

水电等公用经费支出下降。

实现水电差旅费下降30%以上

3

3

可持续影响指标

档案宣传

让社会了解、重视档案工作,发挥档案的社会影响力。

开展主题日和国际档案日活动,受众达3000人以上,向社会宣传推介档案工作。

2

2

档案文化

发挥好档案资政育人的作用。

与湖南日报社、省档案局联合推出了“回望初心——红色档案背后的故事”专栏,刊登稿件21篇,其中14篇被“学习强国”、“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光明网”党建频道等媒体转载,极大的发挥了档案的社会影响力。

2

2

档案展览

通过档案展览,传播红色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整合和开发省内、海外红色档案资源,出版《湖南档案馆馆藏红色文献选萃》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档案文献展”,展览覆盖人群近300万。

2

2

满意度

指标

(10分)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档案服务满意度

档案服务满意度达95%以上。

档案服务满意度98%

10

10

总分

100

95.76

填表人:付彩霞  填报日期:2020.6.15  联系电话:18229972063  单位负责人签字:叶建军



湖南省档案馆2019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1369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