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书法家夏湘平先生向省档案馆移交书法作品

湖南省档案局 hnsdaj.hunan.gov.cn 时间:2016-05-05 【字体:
  

(湖南知名文艺家项目组负责人徐军(左)为中书协常务理事、中美协常务理事、

解放军书法创作书法院副院长夏湘平先生(右)颁发证书陈艺 摄)

夏湘平先生书法作品   陈艺 摄

  4月15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书协书法创作评审委员、解放军书法创作院副院长夏湘平先生向省档案馆移交了5幅精品力作及29件资料。此次移交作品夏老精心挑选了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很考究,其中有两幅作品是自作诗,《长街熙攘》自作诗抒发了自己对家乡无限思念的情怀,其诗其书都饱含一位多年在外的艺术家落叶归根魂归故里的游子之情,感人至深。作品形式多样,有小笺、斗方、中堂、条幅、横批。书体有夏老最擅长的隶书和行书。

  夏湘平1930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幼承家学,工书法、擅绘画19499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期从事军队文化管理工作,为军队美术书法工作倾注了心血,做出了巨大贡献。夏湘平先生作为军旅书法家的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一、二、三届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全国美展评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书法创作院副院长。

  夏湘平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工作者和组织者,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书法风格和很高的学术价值。他善于调动笔墨情趣,化繁为简,用笔老辣,古朴率真。其隶书疏朗秀逸,隶韵草情,意趣生动,自具面貌,独树一格,世称“夏隶”,为中国书坛所瞩目。“夏隶”风格独特,令读者过目不忘,它的“反结法”,结构与解构两法不一不异,左右逢源,相得益彰。文字部件的“不争”,使得中宫开阔,有庙堂气;同时增加了新的审美趣味,扩展出无限的思维空间。“夏隶”书体的笔法,碑与帖合而为一,碑的厚重拙朴与帖的巧妙灵活,其用笔颤掣,筋骨崚嶒,如锥如锤,比之折股画沙,多出雕刻感;隶韵草情,局部笔画仿佛缪篆姿态,添装饰之美。“遂觉已步入褒斜道上,侧身于石门左右,时而又遥领庙堂之肃穆”,欧阳中石先生在跋夏湘平书周敦颐《爱莲说》书卷中有此语,真知音也。 

  数十年来,夏湘平先生深入部队、深入基层创作大量书画作品,歌颂共产党,歌颂人民军队,歌颂社会主义祖国。他所书巨型石碑《唐山抗震十周年纪念碑》、《汨罗江屈原离骚碑》、《朝阳阁赋碑》等,被中国书法界称为当代隶书的丰碑,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被许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内博物馆、纪念馆收藏。2001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艺术荣誉奖。2009年被中国文联授予“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年”荣誉证和奖章。

  夏湘平老先生为人低调,八十年潜心做学问和书画艺术创作,作为当代最早崛起于书坛的书家,他兼擅各体,尤工八分,又熔古铸今,潇散雄逸,自成一格,故声名远及海内外。出版的作品和发表的文章不计其数,出版了《四体书格言警句选》(与沈鹏、欧阳中石等合著)、《名诗佳句——夏湘平书法作品》、《夏湘平书屈原离骚碑》、《夏湘平书周敦颐爱莲说隶书长卷》、《砚边八十年——夏湘平书法艺术》等作品专著。发表了学术文章有《读隶书学习》、《我对隶书的认识体会》、《关于石门颂》、《隶书创作漫谈》、《延边随想》、《把握规律,强化个性》等。 

  读夏老的作品,其书神采奕奕,雅致淳古、气韵生动、气象万千,真可谓“人书俱老,清雅独芳,文情墨趣,交映生光。”更令人感动的是夏老对家乡文化艺术事业的拳拳爱心。他年事已高,患有严重的肩周炎,不能创作,为了完成建档工作他带病坚持创作新作,认真查找和准备建档资料,亲自填写表格,数十页的表格无一漏处,无一差错。夏老能成为当代书坛的翘楚,他的成功源于这种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 

(征收保管部  徐军)


全国著名书法家夏湘平先生向省档案馆移交书法作品

104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