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羲明(右)向省档案馆移交作品自撰联:力行正道一生少,得悟奇书半部多 (陈 艺 摄)
湖南省档案局自2013年底推出为湖南知名文艺家建档以来,得到了广大艺术家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新闻媒体及全国档案同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点赞。陈羲明凭借卓越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影响力成为我省艺术建档的领军人物,同时被省档案局(馆)聘为湖南省知名文艺家档案专馆专家顾问。自2014年他带头向省档案馆移交作品以来,已连续三年移交作品达15件,资料80余件。在他移交的作品当中,书体多样,有篆、隶、楷、行、草五种;内容丰富,有自撰诗联和经典古诗词;形式多样,有7米长卷、大八尺横批、四尺中堂、条幅等。作品从用纸、用墨、篆印、谋篇布局都十分考究,件件堪称精品。
陈羲明,全国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文化学者,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六、七届理事及国展评委,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湖南省六合国学书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路长长不过我腿,山高高不过我头。”陈羲明从小就立志做一名艺术家,不从政、不经商,他对人生比常人看得更长远。不惑之年是一名艺术家艺术风格逐渐成型的时候,当自己身边的同龄艺术家纷纷为找到自己独特艺术风格而“沾沾自喜”时,陈羲明却打了个比方:成家立业固然重要,那也要看成的什么家、立的什么业,建个茅草屋那也是家业。如今身兼数职,仍保持着每日临帖的习惯,对古之圣贤永怀敬畏之心。他说:“我虽然已经年过六十,但是仍没有在艺术的道路上‘成家立业’。”他不断回溯、沉潜到传统中去寻找艺术灵感,以寻求攀登高峰的能量。
陈羲明认为,书法是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外化,儒、释、道的学问是书法艺术的直接思想源头,所以修习书法不能仅停留在技法层面,而要在文化层面去认知与理解。陈羲明深耕传统,几十年如一日,敬古、汲古、追古而不泥古,在书法艺术的海洋中博古出新,篆隶真行草五体兼能,诗书画印无一不察。他的“逢二变则”“先存大概后尽精微”“书如其时”等书法理论简明扼要,好记好用,影响了一大批书法专业人士及书法爱好者,追随他的弟子和学生络绎不绝。经他指导冲刺国展、进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迄今已超过300人。
陈羲明一生致力于书法创作与书法教育事业,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视作书法艺术家的重要使命。对于湖南省档案局为艺术家建档一事,他说:“湖南省档案局为知名文艺家建档,极具文化战略眼光。开全国之先河,创历史之先锋,这一文化力举必将推动我省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
陈羲明不仅艺术精湛,且为人谦卑、儒雅,有君子之风,是一位人见人爱,人见人敬的书法大家。
(征收保管部 徐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