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档案馆在服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湖南省档案局 hnsdaj.hunan.gov.cn
时间:2017-08-11
【字体: 大 中 小】
自中央启动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以来,湖南抢抓历史机遇,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县级档案馆基础设施状况得到根本性转变。目前,湖南已有68个列入规划的县馆获得4.03亿元的中央投资,有48个县级档案馆已经建成,平均建筑面积超5000㎡,有43个新建馆获得了省财政1700万的“以奖代补”奖励。
县级档案馆是民生档案资源的建设主体,是档案部门服务民生的主要阵地。尤其随着改革事业的深入推进,基层部门产生的涉民档案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山林权属改革、精准扶贫等工作产生了大量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档案,基层群众对民生档案的利用需求越来越大,民生档案成为化解群众矛盾、改善群众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凭证。因此,县级档案部门应积极调整馆藏建设思路和收集导向,加快收集各类民生档案资源,加强涉民部门的建档与移交工作,积极推进民生档案数字化,切实提升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能力。为督导档案馆切实加大民生档案工作力度,掌握中西部档案新馆建设及使用情况,确保新建馆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7月25-29日,省档案局(馆)党组书记、局(馆)长胡振荣携相关业务人员组成督导组,深入江永、江华、道县、宁远、祁阳等县市,专门开展了中西部县馆建设及使用情况的督导工作。
督导组一行每到一地便深入档案馆现场查看档案馆功能布局、设施设备配备、档案保管保护等情况,实地了解馆藏民生档案数量、民生档案利用以及数字化等情况,并与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档案部门工作人员交流座谈,详细了解档案馆投入使用后的功能发挥情况,共同探讨下一步工作思路。通过督导发现,档案新馆的建成,增强了县级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干事创业的信心,改善了基层档案工作的发展环境,成为县级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新馆建成后,县委、政府对档案事业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在经费、队伍、政策保障方面给予了倾斜与支持,如宁远的人员编制由2013年的10人增加到23人;祁阳投入750万财政资金用于新馆设施设备添置;江华县委、政府两办开展档案联合督查并将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县级档案部门以新馆建成为契机,提振士气,积极作为,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做文章,以“有为”争取“有位”,加大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力度,加强档案安全保管工作,积极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开创了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
同时,此次督导工作中还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建馆期间部分县馆暂停了档案接收工作,导致资源建设有欠账;县级档案部门人员力量普遍不足,成为档案工作拓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等。针对各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结合当地文化和资源特色,督导组都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督导组强调,各县级档案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建立覆盖民生各个领域的档案资源体系,优化民生档案利用服务方式,开发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档案编研产品,切实发挥档案馆在服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办公室 沈 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