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李文华 曾 英
工作单位:长沙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湖南湘江新区国土规划局
摘要:本文对我国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从载体形式、运行机制和现实成果等方面对新时期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方面的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对我国档案文化建设和城市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城建档案、档案馆、档案文化、文化建设
档案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漫长悠久,档案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从专业档案角度来看,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的文化成果,城建档案馆是城市建设的文化宝库,也是城市建设文化的发展、展示和宣传基地。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特点和蓬勃的生机。对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开展研究,一方面有利于理清城建档案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思路,探索和总结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的规律;另一方面有利于对城建馆文化建设的载体形式、运行机制和现实成果进行探讨,达成档案文化建设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更为重要的是,城建档案是中国特色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利于拓宽和创新我国专业档案领域文化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促进档案文化建设整体性和包容性繁荣,让全社会在城市建设高速度、高水平发展的背景下共同分享档案文化建设的累累硕果。
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现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建档案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快。目前,全国660多个设市城市中已建立了500多个城建档案馆,区(县)城建档案(馆)室达到了1000多个,馆藏量在8000万卷以上;仅2000年至2014年就提供查阅利用650万人次,产生可测算经济效益27亿元。城建档案工作从操作对象上讲属档案范畴,从业务程序上讲又属建设行政领域,它的实践和发展既突破了经典的档案理论体系,尤其是全宗理论的思想,又为传统的档案理论带来了新的内容、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并成为了中国特色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城建档案工作的发展,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也由早期的自发建设向着自觉建设提升。在城建档案馆建设发展的早期阶段,各城建档案馆都开展了一定的宣传、展览活动,进行档案普法咨询,包括组织职工文体活动、继续教育、资料员培训等,都是常用的、自发的一些文化建设形式。但也有一些城建档案馆在文化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列,他们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自选课题,自建平台,自觉行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例如,北京市城建档案馆就加挂了“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广东佛山市城建档案馆建立了佛山市城市建设实物收藏展示馆,把在大规模城市拆迁过程中抢救出来的建筑部件如砖瓦、门窗、装饰构件等考证测绘、精心整理、集中展示,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氛围。上海市城建档案馆推出了系列电视片《留住城市的记忆——上海建筑百年》,共100集,广受好评,成为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名片,在收藏市场十分紧俏。有专家评论:“上海百年建筑不仅是上海城市精神和创造力的表现,更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乃至整个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走向和发展脉络的折射点。因此要全面了解上海,《留住城市的记忆——上海建筑百年》不失为一部浓缩了的影像‘百科全书’”。2010年以来,成都市城建档案馆启动了“城市记忆”工程建设,对包括“198区域”、“田园城市规划11条示范线”、龙门山沿线、都江堰灾后重建、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等项目进行整体跟踪拍摄,制作了系列电视专题片,在专题汇报会上得到了国家住建部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
整体上讲,我国城建档案工作经过了前期快速、相对粗放的发展历程后,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城建档案工作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城市无论投资规模、馆舍规模、队伍建设、现代化管理水平,还是所取得的成绩方面相差都很大,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二是发展的不稳定性。即使是同一个地区、甚至同一个城市,不同的时期,发展速度很不平衡,有时很快,有时很慢,甚至是停滞不前。三是发展的多样性。各地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工作内容和体制结构等许多重要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产生了许多争议,甚至产生了一些迷茫和困惑。上述三个方面在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上都有强烈的折射效应,体现在各地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有巨大落差,缺乏全局思维和长期发展战略,特别是在通过整体文化建设创新促进城建档案工作持续发展上指导性不强,动力也不充沛。
对新时期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的建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于我国各项事业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推进包容增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增强城建档案馆在新时期档案事业和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城建档案工作搭上实现“中国梦”的快车,必将为我国城建档案工作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要切实加强城建档案馆文化载体建设。我国各市城建档案馆大多在1980至1990年代建馆,已经比较老旧,库房空间也相当紧张,当前是各地二次建设馆舍院落的高潮时期。有的馆是全新选址建馆,如南宁、沈阳、大连、济南、长沙等,有的则是在原来馆院的基础上改扩建,如天津、株洲、张家界等。在早期建馆中,因为历史和认识的局限性,档案馆的文化功能很少考虑进来。那么,二次建设肯定是一个全新机遇,必须兼顾考虑承载档案馆文化建设功能的空间。包括展示功能区,要有足够的展览空间,举办各种档案展览活动、展示各种馆藏档案珍品;包括互动参与功能区,要有市民档案活动空间,让市民参与档案整理复制、抢救保护等活动,寓教于乐;包括档案文化学术功能区,能举办档案文化讲座、沙龙、学术报告等。还可以包括档案专业实习或者课题研究功能区,专门为大中专学生实习服务,也可以与高校等研究机构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加挂硕士、博士(后)工作站的牌子。各城建档案馆的馆藏档案是一个智慧的宝库,可以开展大量的知识挖掘研究工作,在学术合作方面可谓潜力无穷,这当是今后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生长方向。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曾经和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合作开展过长沙历史保护建筑课题研究工作,还和湖南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合作开展过南方住宅户型课题研究工作。我个人认为,考虑到城建档案馆作为建设科技类专业档案馆的特殊性,对城建档案的科研价值要有更高的评估,在文化载体建设上应开展专项的深入研究。
二是要对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完善和创新。最近几年,长沙市城建档案馆都开展了“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拍摄制作并播放了电视专题片,精心制作了展板、印制了宣传画册,上街开展了宣传咨询活动;在《长沙晚报》上以系列专栏的形式,通过老照片反映城市变迁;还积极组织职工参加“曾三与新中国档案事业体制发展”主题征文活动,纪念曾三同志诞辰110周年,鼓励职工学习曾三,为档案事业奋斗终身。在网络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QQ群、微信公众号以及门户网站开展档案文化建设,宣传和分享档案文化成果。张家界市城建档案馆利用微信公众号通过新旧对比照片,反映张家界建市以来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就,展示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大批粉丝。我们也可以将档案编研工作系列化、成果化,提升档案日常工作的文化含金量。广州市城建档案馆以学术成果的形式,公开出版发行了《五羊城脉》、《图说城市文脉》等专著,广受好评。长沙市城建档案馆正在编撰《长沙历史地图集》一书,以一幅幅饱经沧桑的地图来描绘这座3000年古年的变迁。总之,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都是非常丰富多样的,有许多领域都可以去尝试和探索。事实上,档案馆文化建设既是现有档案文化价值的弘扬,更是一个促进我们去发现和征集新的档案资料的途径,让我们可以进一步丰富馆藏内容,优化馆藏结构。
三是要切实加强城建档案馆职工文化建设。档案馆职工不仅是档案业务工作的承担者,更应该是档案馆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传播者和受益人。离开了职工群众,档案馆文化建设是无从谈起的。只有职工队伍的文化自觉提升了,文化自信增强了,档案馆文化建设才会有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档案馆职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应表现在每一名档案工作者在文化水平、个人修养、职业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上都有较高的标准和自觉的要求,不枉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不碌碌无为,也不越职越位;不甘于平庸,也不异想天开。要切实加强职工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职工热爱本职、精通专业、熟识馆藏;要切实加强档案职业精神的培育和养成,把档案工作当成终身的事业和爱好,自觉当传播档案文化的使者;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让职工在文化熏陶中成长,更有文化的品味和担当;也要加强城建档案馆职工的学习交流,包括参加各种馆际交流和档案学术论坛活动;还要为职工专业职称晋升发展打开通道,激励职工从事档案学术研究和推广普及工作。天津市城建档案馆组织职工开展了城市摄影比赛和摄影作品展览活动,还建立了职工健身房、网球场、足球场、菜园、果园和花圃,职工文化生活多彩多姿,单位面貌蒸蒸日上。济南市城建档案馆承担了全市城建档案协会和摄影家协会的工作,走进他们的办公区域,墙上挂的都是职工的摄影作品,展览厅摆放着职工的论文成果,电视上播放着职工拍摄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单位不到40名职工就有9名高级职称和17名中级职称,单位文化建设让人耳目一新。长沙市城建档案馆开展了“笔墨话清风”廉政书法和家风故事征文比赛,激发出职工广泛的参与热情,使单位廉政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发展应以人为本,文化应以民为先。职工文化建设不仅大有可为,而且是档案馆文化建设的重点领域,从推动档案事业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职工文化建设既是势在必行,也是势在先行。
城建档案把城市建设和档案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城市建设和档案事业两个方向同时生根发芽,成长壮大,是中国特色档案事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既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档案文化日益受到大众认可和“人文建设”渐成城市建设主流理念的当下,城建档案馆的文化建设势必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重视和支持,城建档案馆不断在文化建设方面发力,巧借东风,自然会迎来新一轮创新发展的高潮。这是城建档案馆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的必然结论,也是我们城建档案工作者的共同期待。
参考文献:
[1] 李文华.对城建档案工作核心价值的思考,城建档案,2008-03
[2] 李文华.长沙先导区城建档案管理策略研究.中外建筑,2008-10
[3] 徐海燕.建设项目档案中的质量认证理念,中国档案,2015-04
[4] 曾 英.从档案职业精神的角度谈如何加强城建档案队伍建设,档案时空,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