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作家作品在市档案馆“安家落户”

湖南省档案局 hnsdaj.hunan.gov.cn 时间:2016-07-20 【字体:
  
  丰富的档案资源是开发利用档案的前提,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有效开展特色档案资料的征集则是档案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株洲市档案局今年创新工作的新举措之一就是让株洲作家作品在市档案馆“安家落户”。

借势借力,征集工作顺风顺水

  20164月21日,《株洲日报》一篇《家有作家无人知?市档案馆征集株洲作家作品》的报道正式拉开了征集工作的序幕。接着《株洲晚报》、株洲发布、株洲市档案局网站、《今日头条》、株洲档案微信、微博都纷纷拉响了征集令……

  株洲市有中国作协会员13人,省作协会员230多人,作家作品的征集单靠市档案馆征集人员的几条腿、几张嘴是远远不够的。具体是哪些作家?这些作家们都分布在全国哪些地方,征集人员都无从知道。市档案馆一方面通过媒体加大征集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方面走访市文联、作协,得到两家单位的大力支持,他们为征集人员提供了主要作家、重点作家的名册。一册在手,联系作家们就方便多了。文联、作协的领导们在理事会、会员代表会上为市档案馆的征集工作鼓与呼,给征集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第一位推开市档案馆大门的刘泽湘先生是从朋友转发的微信中得知了活动信息,他主动上门捐赠了其女儿——青春文艺界的畅销作家、最世文化签约美女作家琉玄的33部作品。

  看到征集信息的作家们,有亲自送书上门的,有电话联系预约上门的,有告知新作即将发行,表示要延后捐赠的……市档案馆也没坐等接收作品,征集人员分头反复跟作家们进行电话联系或主动上门拜访,每征集到一位作家的作品,就会通过他(她)们提供线索,获取信息、牵线搭桥,使作品征集的触角不断延伸,征集面不断拓展……作家们的热情支持和慷慨捐赠,让征集工作如沐春风,领导作家、媒体作家、才子作家、美女作家、草根作家的作品纷纷落户市档案馆。

点面结合,征集内容精彩纷呈

  与图书馆单纯保存作品不同的是,市档案馆保存的不仅仅是作品,而且还包括作家本人及其作品创作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资料,这更有利于全面反映作品创作的真实过程。特别是株洲市的重点作家、主要作家同时也是株洲市的文化名人,借征集作品的契机为他们建立名人档案,即是保存名人个人的“原始记录”,也是保存地方文化的“原始记录”。

  今年5月初,市档案馆征集人员专程前往广州荔湾区征集已故著名诗人郑玲女士的作品。郑玲女士的先生陈善壎先生顶着广州50年不遇的大雨在家门口的公交站等候着征集人员的到来。到达他家中,他就将精心整理的相关资料,包括郑玲的全部作品、获奖证书以及其60余年创作生涯中的各种文稿、书信、简历、采访记录、笔记及作品剪报、评论文章等118份(件),毫无保留地捐赠给了市档案馆。征集人员还现场翻拍了郑玲老师的照片资料200多张。郑玲是株洲在全国最有影响、在当代诗坛上最有成就的一名诗人,这些资料的征集,给市档案馆增添了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市档案馆已将郑玲档案作为“湖南档案文献遗产向省档案局进行了申报。

  著名作家聂鑫森先生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将自家的书库彻底清理了一遍,将找到的近四十年的作品和盘端出,交到征集人员的手中,并表示日后将清理、整理部分作品的手稿及获奖证书捐赠。

  传记文学作家陈利明先生不仅捐赠了他的精品力作,还亲自复印了一部传记文学的手稿,刻录了每一部著作发行的视频资料,一并捐赠给市档案馆。征集人员还带上扫描设备,到陈老家中将他创作过程中与采访对象的合影一一扫描存档。

  征集多产作家曹光辉先生的作品时,正直株洲遭遇罕见暴雨袭击,曹老师家因地势较低,房屋被淹,所藏书刊杂志多被雨水浸湿,最令人心痛的是作品的手稿也难逃一劫。曹老师将全部作品悉数捐赠,并准备将浸水的手稿自然风干后也捐赠给市档案馆进行专业保管。

  作家们对市档案馆开展作家作品征集工作给与了高度肯定,他们认为这是一项保护作家作品,丰富档案资源,抢救地方文献,传承本土文化的重要举措,既有现实意义,也具长远影响。

  截至目前,株洲市档案馆共征集到32位作家的小说、散文、诗歌、文艺评论、传记文学、杂文等作品240余部,以及部分作家创作过程中的文稿、笔记、作品剪报、评论文章、获奖证书等212份,作家照片180多张。下阶段,市档案馆将继续做好作家作品征集工作并积极策划株洲市作家作品展览。

(株洲市档案局 陈绯)


株洲作家作品在市档案馆“安家落户”

10440825